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全民医保”过程的重要步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逐步推广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然而,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农民人数众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有相同的医治状况,都参合都补偿的情况下,不同农户的个体特征也会导致最终的医疗补偿比例有所不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状,通过对我国2012年5个省的农村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实证分析,通过具体数据验证这一状况,并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共有六章,每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体说明。主要指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述评。第二章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医疗保障、农村医疗保障、福利经济学、公共物品等概念入手,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缘由,并指出了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本章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发展演变的回顾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提出背景,发展整体状况的描述,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演进脉络和现实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的受益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本章一方面运用课题组2008年的一手调研数据,按照农户的个体特征分类,对当时我国五个省农村地区参合农户的受益水平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另一方面也根据前文,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假设。第五章是实证分析。系统介绍了本文的数据来源过程,对样本的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详细介绍了本文用到的研究方法,并运用多元回归结合工具变量的分析方法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得出实证分析的结果。第六章是政策建议。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是结论和本文研究不足及一步展望。总结了本文可能带来的一些研究贡献,同时,指出了本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