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中心区空间演替定量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性窗口,是城市中较早形成的地区,是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敏感地区,也是空间形态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本文研究的重点--空间形态的演替较好的反应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中心区的变化、发展、更替过程,并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总结,以达到对城市中心区更好的认识。 我国城市中,绝大部分城市中心区都是单核心结构,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就是其中之一,对其的研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文章的研究从定量数据的计算、分析出发,明确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畴,并从总体、分项、及圈层分布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各阶段用地构成、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的不同特点,进而总结出1978年来新街口中心区空间形态演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空间演替的“核圈”结构模型,把中心区从内到外划分为核心圈层、过渡圈层、亚核圈层以及辅助圈层四大圈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中心区空间演替的基本规律。 中国城市现在正在面临快速城市化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越发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城市中心区则成为目光最为聚集的地区,可以相信,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城市中心区的将面临更大的问题和更多的挑战。对城市中心区进行研究,总结其空间形态演替规律,对把握城市的发展来说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意义的所在。南京城市
其他文献
济南以“泉城”名扬天下。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共同构架起城市的总体风貌。泉水作为济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历史上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承载着军事防
上海老龄化态势成加速度汹涌而至,据预测上海老龄化峰值将出现在21世纪30年代。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将会在未来二十年逐渐上升为上海城市居住领域中的主要矛盾。2010上海世博会拟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给台湾带来了大量移民潮,让资源不丰富且地理面积狭小的台湾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从艰困动乱的战争年代到社会经济出现转机,在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与转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导致了代表城市文化传统的历史街区的逐渐消失
山地城市在我国量大面广,山地人居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山地城市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成为山地人居环境最具典型特色的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体系各环节面临全方位的深刻调整,2014年3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
浚县古城,地处河南省鹤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明代古县城。具有近六百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前三批
本文基于武汉市艺术家村规划与建筑设计,对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设计策略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在设计中应用实践,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其效果进行验证,针对模拟验证的结论对方案进行修正,完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城市化也必然带来了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激化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积和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工业和经济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城市空间的活力,提高城市的品位,一直是众多学者们努力探讨的课题。本文基于空间活力研究的背景,以城市商业中心区这个典型区域,针对其发展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