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就是通过负债端筹集资金,再通过资产端配置资金,从而获取资金转移过程中的差额利润。商业银行配置资金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之间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就产生了风险结构。所谓风险结构,就是商业银行资产端配置的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可以用加权风险资产比例来度量。商业银行在资产端配置的风险资产越多,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就越大;商业银行在资产端配置的风险资产越少,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就越小。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对其资产端的风险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银行业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风险对于银行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对风险结构的选择也就成了银行运营的重要内容。截止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达到了 33万亿美元,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体系。那么,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资产端是如何对风险资产进行配置的?中国的商业银行配置风险资产的行为又会对其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对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风险资产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进一步,本文将结合“重资产”经营和“轻资产”经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最后,本文将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结构选择造成的结果,即风险结构选择对其股票收益、特许权价值、运营稳健性和系统风险的影响,其中:股票收益是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商业银行运营状况的整体评价;特许权价值则反映了商业银行运用其经营特许权创造价值的能力;运营稳健性综合反映了商业银行的实际运营状况;系统风险则是当前阶段金融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具体的,本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该章首先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从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明确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该章从两个方面对相关领域已有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其一,是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几类风险;其二,是银行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该章从三个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首先,根据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风险的演化变动,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几类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其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代理变量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相关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本文将从哪些角度克服这些局限性。第三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临界点与风险结构选择。该章通过研究商业银行资产端的风险结构与收益水平的关系,发现:(1)中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之间呈U字型关系,总资产收益率随着加权风险资产比例的增加先降后升,存在一个使收益水平最小的风险结构临界点。(2)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资产”模式和“轻资产”模式是导致风险结构临界点形成的重要原因。(3)风险结构临界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动,即存在时变的风险结构临界点。(4)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是基于自身条件做出的决策: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更有可能选择在风险结构临界点左侧进行经营;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更有可能选择在风险结构临界点左侧进行经营;经营杠杆较低的银行,更有可能选择在风险结构临界点右侧进行经营;贷存比较高的银行,更有可能选择在风险结构临界点右侧进行经营;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的银行,更有可能选择在风险结构临界点左侧进行经营。第四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与股票收益。该章通过研究风险结构选择对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的影响,发现:(1)风险结构选择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大于风险结构临界点的银行(“重资产”经营),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较低;对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小于风险结构临界点的银行(“轻资产”经营),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较高。(2)宏观经济状况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盈利能力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资本充足率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利息收入占比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风险结构选择作为上市银行的异质性特征,会导致宏观经济状况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产生异质性影响,对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大于风险结构临界点的银行(“重资产”经营),宏观经济状况对其股票收益的负向影响较小;对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小于风险结构临界点的银行(“轻资产”经营),宏观经济状况对其股票收益的负向影响较大。(4)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到风险结构临界点的“绝对距离”对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距离风险结构临界点较远的上市银行,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较低;对于风险结构临界点较近的上市银行,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较高。第五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与特许权价值。该章通过研究风险结构选择对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发现:(1)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对特许权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大于风险结构临界点(“重资产”经营)的银行,特许权价值较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小于风险结构临界点(“轻资产”经营)的银行,特许权价值较高。(2)考虑到风险结构选择是商业银行基于自身条件做出的决策,通过控制其初始条件解决自选择问题,倾向得分匹配的结果也显示,风险结构选择对特许权价值的平均处理效应显著为负。(3)以风险结构选择作为商业银行的特征变量,资产规模、货币环境、信贷环境和利率水平对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的:资产规模对“重资产”银行特许权价值存在促进作用,对“轻资产”银行特许权价值存在抑制作用;货币环境对“重资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的增强作用较大,对“轻资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的增强作用较小;信贷环境对“重资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抑制作用较小,对“轻资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的抑制作用较大;利率水平对“重资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轻资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没有抑制作用。第六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与运营稳健性。通过研究风险结构选择对上市银行运营稳健性的影响,发现:(1)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对运营稳健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大于风险结构临界点(“重资产”经营)的银行,运营稳健性较低;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小于风险结构临界点(“轻资产”经营)的银行,运营稳健性较高。(2)以风险结构选择作为商业银行的特征变量,总资产收益率、利率水平对上市银行的运营稳健性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的:总资产收益率对“重资产”银行的运营稳健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轻资产”银行的运营稳健性没有促进作用;利率水平对“重资产”银行的运营稳健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轻资产”银行的运营稳健性没有促进作用。第七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与系统风险。该章通过SRISK方法(预期资本缺口)测度了上市银行的系统风险,进而研究了风险结构选择对商业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发现:风险结构选择对中国上市银行的预期资本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上市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向风险结构临界点右侧移动时(向“重资产”方向发展),预期资本缺口会上升;当上市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比例向风险结构临界点左侧移动时(向“轻资产”方向发展),预期资本缺口会下降。此外,上市银行的风险结构选择是其系统风险(预期资本缺口)的格兰杰原因,具有统计学上的预测能力。第八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对全文各章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首风云际会的沧桑百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多领域除旧布新、文明进步的起点,就是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在此,我们仅撷取辛亥以来的几个关键词,窥掠一下当年那场激荡云天的浪潮,是怎样开启了中华民族认识历史、改造社会的全新视野。   革命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这是指导我国“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春节期间考察河北时明确指出,河北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传统产业多,资源依赖性强,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和迫切,因此一定要下大决心、下硬功夫,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总书记的讲话切中要害,寓意深刻,要求明确,意义重大。我们要认
新时期中国许多特大城市城乡一体化现象日益明显,需要区域层面的规划来合理引导城乡的发展。而作为惟一法定区域规划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在有些内容上,特别是原核心内容“
以茂名学院办公楼的设计创作为例,对校园、城市、历史、人文、环境作了细致分析研究,运用理性和连贯的设计手法,获得了具有综合适宜性的表达方式,营造出符合性格特征的建筑空间形
通过对网络管理接口测试中测试结果的自动评判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和工作流程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通用性的测试结果自动评判规则的定义方法,给出了评判规则描述语言的语法定义、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