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热生理学和行为生态学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的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两地理区域不同蜥蜴种群的静呼吸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着重研究同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热生理学和行为生态学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的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两地理区域不同蜥蜴种群的静呼吸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着重研究同域分布的三种荒漠蜥蜴生境选择的热生理机制及蜥蜴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热生理与行为学的差异。1.同域分布的荒漠蜥蜴生境选择分离的热生理机制同域爬行动物是研究温度驱动下共存的理想系统。了解同域蜥蜴的热生理反应是揭示爬行动物发生同域共存的生理机制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同域分布的三种蜥蜴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丽斑麻蜥、密点麻蜥和荒漠沙蜥。通过比较它们在不同体温下的静息代谢率(RMR)和运动能力,旨在更好地了解它们对热环境的生理反应,这能解释了这些蜥蜴的同域共存发生的原因。此实验结果表明丽斑麻蜥明显比密点麻蜥和荒漠沙蜥有更高的静息代谢率和疾跑速。丽斑麻蜥和密点麻蜥的代谢率和运动最佳温度为36℃,而荒漠沙蜥的最佳代谢率和运动温度为39℃。这些蜥蜴对温度的生理反应,证明了这些蜥蜴具有不同的温度偏好、微生境偏好和活动体温。在野外条件下,丽斑麻蜥和密点麻蜥的体温比荒漠沙蜥低,它们依靠较高的RMR和运动能力来补偿自己较低的体温。本论文强调了将行为学和生理学结合的综合性方法去探究外温物种实现同域共存。2.两地理种群蜥蜴热生理及行为学比较本实验在乌兰察布的四子王旗采集了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地处乌兰察布市西北部,(42°21N,112°20E,海拔1458m);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采集了丽斑麻蜥、密点麻蜥和荒漠沙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40°21N,111°09E,海拔1100m)。采集成体雄蜥蜴和未怀孕的雌蜥蜴带回实验室,不同采集地和不同种群的蜥蜴分开饲养,并测量两地蜥蜴的身体数据和不同体温下的静息代谢率(RMR)和运动能力的数据进行比较。两地理种群丽斑麻蜥的体重BW没有显著差异(F1,42=2.952,P=0.093)。而头体长SVL有差异(F1,44=5.913,P=0.019),乌兰察布的丽斑麻蜥种群的头体长大于鄂尔多斯丽斑麻蜥种群。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的体重BW有显著性差异(F1,31=18.325,P<0.01),头体长SVL也具有显著性差异(F1,31=10.441,P=0.003),乌兰察布的荒漠沙蜥种群的头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鄂尔多斯荒漠沙蜥种群,且体重(BM)与头体长(SVL)成正相关关系。两地理种群丽斑麻蜥的运动能力(F=6.104,P=0.032),静息代谢率(F=7.278,P=0.025)均差异显著,且乌兰察布丽斑麻蜥种群运动能力和呼吸代谢率均高于鄂尔多斯种群;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的运动能力差异不显著(F=2.696,P=0.139),其静息代谢率差异也不显著(F=0.165,P=0.695)。
其他文献
扁秆藨草是一种根际发达,生长速度快、种群密度大、繁殖能力和适生能力强的恶性杂草。随着新疆棉花栽培模式的改变,扁秆藨草已成为棉田主要危害杂草之一。为了明确扁秆藨草对棉花的胁迫作用,研究了扁秆藨草种群密度与持续危害时间对棉花营养物质吸收积累、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及扁秆藨草根际分泌物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阐释了扁秆藨草对棉花的危害机理,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扁秆藨草防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新疆作为我国国土面积第一大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对于现代化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设施蔬菜产业。然而,由于当地设施蔬菜产业田间管理不恰当、虫害防治技术薄弱、滥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导致设施蔬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因此,本研究通过南疆地区主要设施蔬菜害虫种类的调查,针对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进行寄主植物趋性的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改造融资机制,在促进各领域节能改造,缓解能源压力,提高能效水平方面优势明显,公共机构因节能潜力较大,改造同质性高,且在推广新模式方面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近年来公共机构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得到了我国国家和地区层面的一致鼓励和推广。然而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
柔顺曲梁机构依靠其自身形变传递运动,具有节省机构空间、可实现一体化加工、避免磨损、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得到设计者的普遍关注。在柔顺曲梁机构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自由度需求,还应使结构具备优良的静力学性能。本文基于等几何法,构建具有静力学性能指标的平面柔顺曲梁构型库,为设计人员提供满足自由度与性能需求的平面柔顺曲梁,在设计初期便提高结构性能,优化了设计过程。通过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NURBS)造型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是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造山带深变质岩出露区,大量下地壳的高级变质-深熔岩石中保留了极其丰富的流变构造样式,是开展部分熔融岩石流变行为和机制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研究表明区内岩石构造样式十分复杂,各变质深成岩单元在空间上相互穿插。流变构造在宏观上多呈面状分布,边界模糊,总体由类似网脉状的强流变带和其间夹持的似菱形的弱变形域构成。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大庙-忽鸡沟和雪海沟构造剖面内
近些年,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日趋成熟,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生物、化学传感和食品安全领域。其中,液
有机磷酯类化合物的广泛使用使得有机磷残留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使人类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寻找一种低成本的去除有机磷残留物的方法迫在眉睫。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Phosphotriesterase-Like Lactonases,PLLs)是一类天然内酯酶,具有低磷酸三酯酶活性,同时能够水解对氧磷以及包含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在内的各种内酯。因此,可以作为有机磷酯类化合物农药残留的目标蛋白。为探究PL
香芋(Taro),又称槟榔芋(Colocasia esculenta),属于天南星科魁芋属(Dendrobium)植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热带潮湿地区。香芋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最近几年,市场对香芋的需求量突飞猛涨,导致香芋价格不断上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以香芋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但总体来说香芋深加工产品还是较少,以香芋为原料来酿酒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香芋的深加工研究也变得更为重要。本研
随着有机多孔材料的发展,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其堆积单元多局限于平面多臂型分子,过于单一。因此对于SOFs材料来说,新骨架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水平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呈现了迅猛的增长态势。在新的科技、理念下,新建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逐渐呈现出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参建单位众多等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大量、复杂的设计界面,这就对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对地产项目资料的学习和研究,一个地产项目在其全价值链条中,设计阶段尤其重要,设计阶段往往决定了项目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