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向被认为是“无限供给”,然而2004年初,沿海地区许多企业却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农村青年劳动力缺口巨大。与此同时,大量40岁以上农民工却由于年龄偏大、体力下降而被企业抛弃,被迫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呈现“用工低龄化”现象。那么,用工低龄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又会对农民工及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政府、企业、农民工等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在农民工劳动就业问题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首先利用全国和江苏省的数据,以及对大龄农民工被迫返乡的一些新闻报道,实证了我国确实存在对农民工的低龄化用工现象,并概括用工低龄化的概念和内涵。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用工低龄化产生的原因,认为,在农民工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农民工素质偏低、政府保障不力、企业对农民工消耗性使用、农民工家庭的劳动供给行为等共同促成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普遍低龄化用工现象。接着,本文运用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工具分析了用工低龄化对不同年龄农民工外出务工选择、农民工素质、农民工收入和消费、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