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历来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尽可能的将建筑与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联系在一起,使建筑艺术构成了它所在环境的重要面貌特征。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半农半牧地区藏族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相关调研、测绘资料为研究基础,通过类型学、比较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归纳出甘南半农半牧地区藏族民居的基本类型,总结其对特定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及对人文地域性的体现。本文主要论点重在探讨甘南半农半牧地区民居类型的划分,及其与当地独特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全文围绕这个论点展开叙述与论证。论述中文章以七个部分来阐述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的相关情况,旨在为后续各章的论述建立完整清晰的背景,确保研究按正确方向进行;第二章在普查的基础上,大量研究文献,总结甘南藏族民居特殊的地域环境、民居类型及其历史沿革,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踏实的参考资料;第三章主在对通过普查所选择的甘南半农半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3个民居样本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并对其中最据研究价值四个民居样本进行测绘和详细的实地调研,作为之后研究的基础资料;第四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应用类型学的思想,对甘南半农半牧区藏族民居建筑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第六章以第四章所做的民居类型划分为基础上,总结甘南半农半牧地区藏族民居建筑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及对民居的人文地域性进行探讨;第七章以一名设计者的眼光,从地域性的角度来看待甘南半农半牧地区藏族民居的发展问题,并对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进行的整理;结语则是笔者在研究基础上所作的一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