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跨区域环境治理协作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发严重,而环保意识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到此类问题的解决。但是多年的环境治理经验发现,仅仅依靠单个政府的力量,环境治理的效果微乎其微,有些地方甚至愈加严重。环境污染是典型的跨区域公共治理问题,它不以人为划定的行政边界为边界去污染或被治理,大量研究表明,解决类似的跨区域公共问题需要多个行政区划的地方政府共同行动,协作治理,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早已开始,但近些年来随着污染情况的加深和国家政策的相应调整,才被愈加重视起来,使得研究变得更加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但是这些环境治理协作的研究,侧重点几乎都在于协作中的具体行动机制研究,例如联合监察机制、法律机制、补偿机制等,很少涉及到包含协作全局的、能够指导协作方式的宏观机制,也很少有关于为什么选择、怎么选择协作机制的研究。本文运用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试图建立一个描述地方政府间环境治理协作的分析途径。制度性集体行动,它是由在交易成本基础上的新制度经济学发展而来,Feoick率先将其引用到解释地方政府的协作上来。本文描述了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利用其分析了地方政府跨区域治理的相关理论、跨区域治理的协作机制分类,描述了地方政府跨区域环境治理的协作动力、协作困境、协作影响要素。通过解释环境领域、合作主体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影响环境治理协作机制的指标,结合我国现有的几大环境治理地方政府协作区域,具体呈现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协作机制和策略的形成和选择原因。最后以成都经济区为例来验证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对地方政府跨区域环境协作机制的分析,将府际环境协议作为分析文本,解释成都经济区的环境治理协作机制分类,提出协作机制、协作主体、协作领域、协作规模,协作边界等的策略选择。说明制度性集体行动可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协作机制和策略选择,另外,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在中国的具体应用需要考虑中国地方的制度背景环境,因地制宜。
其他文献
介绍了早期柴油机和新型柴油机主推进系统装置的区别,分析了2种隔振系统推力联轴器的各项指标,对比了2种隔振系统中隔振垫的各参数。通过实船测试,证明该新型隔振系统的噪音
纺织染整工业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退浆废水,特别是上浆浆料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退浆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于此类废水的处理,传统的生物处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Photoshop网页美工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高职教育中的Photoshop网页美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当前Photoshop网页美工课程教学存在
现有的手持电动工具存在容易出现浮尘、噪音大、体积大等问题。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从业的用户群体,通过对用户群体行为的调研和分析,基于以用户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结合人物角色
教育生态学对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强调品德、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认
对胶州湾这一典型人为影响性海湾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对于促进近海环境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对2015年采集的胶州湾表层及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沉积物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