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地处海洋与陆域的过渡区域,兼备海洋和陆域双重性质,是许多灾害和风险发生的敏感区域。然而,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岸带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开发活动高度密集,使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日益脆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从战略决策源头,前瞻性地将生态风险因素纳入战略决策,以期规避由于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巨大生态风险,是预防和减少生态风险的根本途径。开展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为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能有效地从战略决策源头预防和减小生态风险,以促进海岸带地区的持续发展。本文运用生态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剖析了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构建了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实践中,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深入分析和总结海岸带、战略决策、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剖析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2)构建了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体系。在对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的要求,构建了基于战略决策过程的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体系,将生态风险评价过程划分为战略决策前期的生态风险评价、战略决策过程的生态风险评价、战略决策后期的生态风险评价三个阶段,分别为战略决策中的备选方案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确定、最优方案的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3)构建了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体系。在对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的目的和要求,构建了以定性和半定量为主的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体系,包括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回顾和现状分析法、专家评判法、多准则决策(MCDM)、多维决策法(MDDM)、相对风险评价模型法等。(4)以厦门湾和罗源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为例,进行了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从生态风险角度,厦门湾及各分海区海岸带地区的最优主体功能定位为旅游;罗源湾海岸带地区的最优主体功能定位为渔业。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后,厦门湾潜在的最大风险源是港口与海洋运输,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风险事件是溢油,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潜在风险最大的生态终点是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增加;厦门湾各海区的相对生态风险排序为九龙江口>西海域>同安湾>大嶝海域>南部海域>东部海域。罗源湾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后,罗源湾潜在的最大风险源是养殖,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风险事件是生境丧失,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泥滩生态系统,潜在风险最大的生态终点是重要生境面积减少甚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海岸带区域战略决策生态风险评价体系能有效地从生态风险角度为海岸带决策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正>针对脱髓鞘性脑病病情多样,病程长,致死、致残率高的问题,总结30例脱髓鞘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护理难点分别提出应对方案。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指导,激素疗
会议
基于2006-2018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中国宏观调控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区分企
中韩建交25年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全面、迅速、持续稳定发展,韩国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也成为韩国最重要的经贸投资伙伴。虽然近期有些因素影响着中韩两国的关
<正>执行力建设是战术问题,更是战略问题,体现于每一项管理制度,落实在每一个管理细节。2011年以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基建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
作为主要能源的化石燃料储量急剧地减少以及它们燃烧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对能源结构产生了巨大挑战。氢气由于其高燃烧值和有效燃烧或直接在燃料电池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家庭教育的“过度”又是目前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这是由人们过度的“认识”、过度的“增量”、过度的“爱护”所造成的 ,直
<正>在近几年的电信行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电信市场管制的放松,促使国内电信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电信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更是吸
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自最早的(?)治侯氏刻本行世以后,不同版本相继出现,有清一代,直至民国年间,历久不衰。这些版本或不曾被人著录,或被人著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