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式训练对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篮球体育赛事发展迅速,更多高中篮球联赛开始在校内或校外展开,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参与到篮球比赛中去,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篮球项目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特点,所以对参与者的力量尤其是下肢力量要求较高。当今对于篮球体能训练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国内对篮球的实验研究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到体能训练中来。但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篮球下肢专项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却并不丰富。在一部分实验研究中发现增强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专项力量能力,在国外的资料中已经证实此训练方法效果显著。增强式训练被定义为训练时在离心收缩后立刻接爆发性向心收缩的快速且有力的动作;这是通过拉长-缩短周期或离心-向心耦合阶段来完成的。离心-向心耦也被称为综合运动表现模式。增强式训练刺激身体的本体感觉以及激发肌肉的弹性势能;在美国运动学会运动表现训练指南中指出:在最短时间内输出最大力量的训练称为增强式训练。此训练方法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关项目的运动能力,是一种可以提高运动表现,避免运动损伤的训练方法。本文研究方法是: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五十四中16名篮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测试指标试验前后分析发现:尽管常规力量训练对测试者下肢半蹲训练效果优于增强式训练,但是增强式训练对于篮球下肢专项力量提高效果更为明显。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的数据对比与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增强式训练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相关的下肢专项能力,增强式训练可以作为提升篮球男子学生下肢专项力量的有效手段。进行增强式训练有助于将训练效果向专项迁移,从而提高专项力量。(2)通过十二周的干预训练,实验组的相关下肢专项力量测试指标:1.立定跳远成绩2.单腿深蹲3.原地纵跳高度4.立定三级跳远5.助跑纵跳高度五项指标实验后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增强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比,可以更好的提高篮球项目的专项力量和专项表现。(3)通过十二周的训练干预,实验组的单腿深蹲成绩出现显著性变化,说明增强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单腿深蹲能力。(4)实验组的杠铃半蹲成绩并未显著性变化,说明增强式训练对于提升杠铃半蹲效果并不显著,而对照组的杠铃半蹲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提高杠铃半蹲常规力量训练效果优于增强式训练。
其他文献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健身房出现以来,其训练理念与方法已逐渐推广应用于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为提升普通人群与特殊岗位人群的身体运动功能之需提供了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与具体实践活动指导。然而,综观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可知,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的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加强。因此,本研究以构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为重点,并希望
手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的同场对抗类集体球类项目,射门技术是手球比赛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现代高水平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技术组合变化多、主动对抗能力强、运动表现水平高。攻守双方按照《竞赛规则》的规定通过一系列的技战术行为创造射门争胜的机会,最终以双方射入对方球门的总进球数决定胜负。世界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优质而稳定的射门动作模式,引领着现代手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竞技手球运动已不存在没有技
目的:研究拟以身体活动为干预手段,探索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动作能力和大脑静息功能连接的影响,并对动作能力水平与大脑静息功能连接的相关性进行相关分析。为自闭症领域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效果评定提供新的证据。方法:实验招募了11名年龄(7名被试的数据进入最后分析)在11岁以下的男性儿童,对其进行为期10周的运动干预(每周2次,每次70分钟)。在进行运动干预前、后运用MABC-2量表对被试的动作能力进行测试
在竞技篮球运动中,运动员依靠运动成绩获取比赛胜利,但运动成绩的获取与运动员投篮命中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现阶段各高校篮球队伍实力水平相当,比分很难拉开差距。尤其在比赛后期,罚篮成为运动员最重要得分手段之一,罚篮命中率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比赛走势以及胜负。而现阶段对罚篮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较多,而质性研究较少,尤其对于罚篮特点的相关研究更为匮乏。本研究主要通过大学生运动员对比赛罚篮时所思所想进行反馈
学位
研究目的: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发展冰雪运动,我国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的战略目标,北京市也提出1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如何促进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市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让中小学生在参与冰雪运动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对冰雪运动产生兴趣。基于此,本研究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抽样调查探究影响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行为的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市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提供理
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尝试探寻残疾人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定向的特点和可能影响的因素,为以后残疾人射击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次研究对象选定为获得过射击残奥冠军的国家残疾人射击队的4位运动员,在经过受访者允许的情况下,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把访谈内容转录为文字。在运动员训练考核中,对4位运动员进行心率变异性监测,考核结束后,进行射击运动员目标取向量表、运动心理技能量表、运动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社会发展换新颜,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我国社会人口结构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地发生了转变,在本世纪20年代初,我国已悄然迈入深度老龄化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作为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问题将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起冲击。在陆续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中提出,社会各界要重视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呼吁老
无论是对武术发展、文化弘扬,还是对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建设来说,在网络不断升级的自媒体时代,对刚刚开始但颇具发展潜力的太极拳微课进行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运用网络民族志、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今中国太极拳微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梳理,从情感化设计视角也即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三个层面对现有太极拳微课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太极拳微课的开展概况:现有太极拳微课按照传
研究目的: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适宜的身体活动量有利于身心发展。本研究探讨3-6岁学前儿童身体活动和执行功能的基本特征,以及身体活动与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儿童身体活动和认知活动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我国两所城市7所幼儿园共500名左右的学前儿童,身高112.61±7.56cm,体重20.15±3.51kg,其中男性身高体重分别为113.04±7.71cm、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