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额信贷作为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己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2005年,对小额信贷发展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2006年尤努斯在中国的访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小额信贷应该遵循何种模式发展的讨论。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迅速。在央行和政府的推动下,农村小额信贷项目全面铺开。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已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论文集中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困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种种因素,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剖析,试图寻找出适合我国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发展的技术与政策支撑,为我国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明确了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之后对小额信贷的概念、特点、类型等做了简要阐述,介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概念及商业性小额信贷的特点。对于国际上发展得比较成功的两类小额信贷组织: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分析其发展模式及运作方式,对其中的成功之处进行了总结,以对我国小额信贷发展起到助推和借鉴作用。文中介绍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并且分析了阻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从理论、实证及新古典经济学三方面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以陕西省户县大洋汇鑫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经营状况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得出其公司经营发展中的经验启示。最后,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做出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