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突发公共事件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对政府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一案三制”应急体系基本形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相继颁布施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对政府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目前的相关研究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在大部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下,从“善治”体制建设的角度,重点探索我国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用的体制,并针对目前实际进行了理论前瞻思考及对策研究。本文首先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梳理和评述,认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介绍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经验,二是结合中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本文以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危机管理中有关组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合作博弈的制度选择、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等理论进行综合集成,形成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作为对我国现实进行理论分析的工具,探讨构建与完善相应的公共治理体系。为进行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美国纽约市和日本东京都的应急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提炼出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可供借鉴之处,认为统一的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城市应急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系统,以及首都圈的应急合作体系是我国当前应重点加强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结合“2008南方暴雪”的案例,分析国内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要存在:政府内部部门分割、条块分治,缺乏有效的应急管理问责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治理体制尚未形成。针对这些深层次矛盾,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是搭建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网络治理体制,建立城市群应急管理联动体制,以及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责任和监督机制,建议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接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其他文献
"非标准化检核式评量课程"可以有效弥补标准化评量工具的诸多不足,它在特殊教育的诊断评估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明确课程的理念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中国正在高速进入汽车社会。广东省委、省政府1998年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本省三大潜力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
基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使用,而在电池化成过程中(多次充放电)会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高效电池化成设备的课题,并给出了相应课题方案。方案将不隔离单相PWM
伴随着电信市场的迅速发展,电信客户逐渐呈现出细分化、多元化的特征,电信企业的竞争焦点和发展机遇将更多的集中到各细分市场中。运营商要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不断提升客
建立在高水平数值模型基础上的悬移质泥沙运动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随着近十几年随着两相流理论与数值方法的发展,加上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大幅度
本文通过应用植物粗提物、植物活性成分、植物精油以及植物之间、植物与化学农药间的复配剂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总结了植物源农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架空线路杆塔接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特别是在山区,要把杆塔接地装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快速扩张、优化结构的一种发展战略,正在成为国内外企业的一个重要选择。根据科尔尼公司对欧美和亚洲的115个并购案例的调查,在导致并购失败的因素中,文化的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市管县体制所带来的提高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和加剧市县矛盾等弊端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市管县体制一
列车高速通过隧道引起的隧道内压力波动及隧道口微气压波对行车安全、环境和旅客乘车舒适度均有不良影响,是新建高速铁路线和对既有线隧道改造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