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地理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良好的可视化工具在辅助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为明确与深入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功能与主要应用领域等,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直观、实时、形象的地理课堂教学环境。这些要求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地理教师应当为应对挑战提供支持与动力,积极探索将地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以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为研究主题,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教育实验法于不同研究环节。首先利用网络向高中地理教师发送调查问卷,以分析目前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类软件和平台做简单介绍,并针对自然地理相关章节知识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地理教学的优势。最后是利用实习在成都市第八中学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以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教学内容,实验班与对照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体现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自然地理的成效分析。各个环节逐层深入,开展多向研究,从而落实地理技术的培养要求,丰富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理论体系。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全国地理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有:目前高中地理教师已在大学或工作学过相关课程,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一般;但由于与高中地理课程存在脱节,大部分教师在自然地理课堂中较少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即使有运用也比较局限,绝大部分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持有积极态度,愿意学习相关课程。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提出学校缺硬件设施、地理教师缺乏相关软件操作能力以及课程时间紧张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或平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二是高中地理教师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已接触如Google Earth等地理信息技术类软件,已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简单学习操作即可利用轻量型地理信息技术类软件和平台,能有效地将自然地理中较难理解的地理规律可视化,帮助学生理解。三是高中学生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兴趣,对有地理信息技术辅助的自然地理教学课堂持有更积极的态度。(3)地理信息技术可广泛地运用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第四章将部分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做了简单介绍,并分别对应不同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如运用Stellarium进行月相相关的教学设计。利用Loca Space Viewer软件的叠加图层功能展示山体垂直地域分异,进行了有关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设计。(4)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很大成效。通过地理教育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地理教育实验中看出,实验班完成有关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的后测时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随着地理教育实验的开展,有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班级对成绩提升有帮助;教育实施量表显示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这也直接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贸易和通讯的不断扩大,英语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它是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也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国家对于学习者的英语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中,写作是最能体现高中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国家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对高中生的写作有着明确的要求,即高中生(1)可以用英语简要描述自己的经历;(2)可以
在河北省新高考“3+1+2”模式改革下,各地学校纷纷实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即选课走班模式。走班制教学为学生个性的发展了提供条件,这与素质教育的教育意义相吻合。历史学科作为高考必选学科之一并且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唯物意识、民族精神的重任,在走班制模式下受到极大关注,不过实行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疑难问题。探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在走班制下发生的变化,丰富高中历史学科理论研究,解决历史学科在走班中面临的难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有效培养,教育部从21世纪初就适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更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求学校和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历史纪录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术性强、动态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运用历史纪录片进行教学能够突出历史细节,再现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2017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地理信息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及其联系,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空间性这一显著特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空间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为了今后能
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这一课程标准,与2003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相比,做了许多改变。随之,依据新课标改变的高中英语教材也开始逐渐投入使用。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版普通高中英语新教材在全国许多省份使用。为了比较分析新旧教材阅读材料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且为教材使用者以及教材编写者提出建议,本文选取两个版本的高中英语必修教材,参照Cunning
游记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文本形式,学生既能够在游记中感受文字的优美,学习景物的描写方式,更能够深入领略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优美景象,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神奇与奥秘,进而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世界。游记类既具有散文类文本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了更多情感与人文特征。对这类散文的教学研究目前相对较少,教师通常将其作为常规教学内容展开,这影响到了游记类教学散文的有效发展与提升。目前初中语文游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区域认知”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图表作为区域认知素养重要的知识载体和工具,在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及其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如何基于地理图表的特点开展区域认知教学,一方面,能够为一线工作的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
记忆整合,即个体通过整合不同情景、不同时间学习或阅读中获取的独立但相关的两个或多个信息,实现新知识的自我生成。它是知识扩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超越课堂学习或日常阅读中直接获得的知识,生成新的语义知识,有助于学生高效积累知识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和英语教学中,阅读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作用。同时,细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打破传统教育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是现在课堂改革的必行之路。基于此,国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旨在为新技术与课堂融合提供学习标准,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提供可行的方式。而创客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智能技术开发的软件,采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会新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称“新课标”)中凝练的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模型与建模素养”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019)》(PEP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2019),以下称PSBT(2019))以新课标为指导编写并出版,其中编写的建模学习任务(即PSB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