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可持续性民主”发展道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是一股潮流,浩浩荡荡,无人能阻挡。现代社会民主得到了人们普遍追求,与其他价值观相同,民主也拥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其理想是美好的,但民主化的代价却是巨大的。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言:“现代性产生稳定,但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纵观世界民主发展的形势,亚非拉美等后发新型民主国家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大多陷入民主的乱象,国家社会均处动荡之中,民主化的过程让这些后发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代国家世界中,已经经历过三次民主化过程,每一次都多少会影响到部分国家,然而前两波民主化的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向非民主方向转变的情况,即回潮。当1974年从葡萄牙里斯本广播电台里播放出《高山之歌》,现代世界里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便难以置信的于不知不觉中开始了。总的来说,民主作为一股潮流,各个国家对民主的追求已然演变成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民主浪潮冲击南欧,横扫拉美,席卷亚洲,击垮了苏联专制政权。在1974年时,南美国家中十之八九是非民主政府,而到了1990年而有十之八九国家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产生了政府。然而,即便如此,第三波民主化依然充满着不稳定及动荡现象。在这股被亨廷顿称作“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30多年过去了,亚非拉地区的部分国家仍经受着持续的政变与动荡。2013年7月4日开始至今的埃及政变,已让这个拥有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千疮百孔,不仅对埃及本国政治经济尤其是旅游业造成的破坏是不可修复的,而且也会引起整个世界的蝴蝶效应。与此同时远在南亚的泰国近日来的军事政变也已严重破坏了政局及社会的稳定,在民众看来民主就是投票和街闹,这已严重背离了人们追求民主的初衷。据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估计,1973年,世界上有32%的人口生活在自由国家,1976年,因为印度实行紧急状态,这一数字下降到不足20%,到1990年,相比之下,有接近39%的人类生活在自由社会。民主因其复杂性与系统性,几乎包含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各方面。民主是一个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对后发民主国家是艰难而痛苦的,也不可能简单复制发达国家将近一个世纪的民主探索道路。由于各国的社会及历史条件不同,导致其民主探索道路,民主的实现方式一定是具体且特殊。尽管制度是各国人民的选择,但终究不能任意妄为,必须结合自身国情与特殊条件,从这种意义上理解,民主又是由历史定义的。所以说民主还需要是国产的。①对于后发民主国家而言,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政治上的不稳定,还有经济方面所亟待进行的改革。因此,对一个新兴的民主国家而言,民主的巩固与持续性是衡量这个国家民主化成功与否的政治标准。在民主化的全球大潮中,后发民主国家如果一味生搬硬套西方看似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收到的也许会是民主水土不服的苦果。针对以上的民主转型困境以及民主的可持续问题,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亚当·普沃斯基提出了可持续性民主理论,对新近民主转型的国家或是正在面临市场改革、制度和经济状况都举步维艰的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普沃斯基认为,民主得以持续的原因是它们的制度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即各派政治力量都愿意在民主的框架下表达其意愿,并服从民主的结果,而要达到这种持续,民主必须在制度上是合理的,在处理危机时是有效的。当今中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稳定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主和可持续的稳步发展皆我所需。如何吸取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非持续性民主的教训,既积极推动民主,不断满足社会民主诉求,又保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民主建设的“软着陆”,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民主,这是我国民主建设所面对和必须解决的课题。美国政治学教授霍华德?威尔亚达曾说过:“在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关系都与我们不同的社会中,民主很难被模仿或复制。”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的民主才能规避发展中国家的民主乱象,实现民主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正视当前影响中国民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风险,避免重走后发新兴民主国家民主发展的老路。所有向民主过渡的国家都会遇到其中的一些障碍,因为它们虽然起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民主是一股潮流,一种信仰,是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推进民主化进程,实现民主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既不同于西方的民主化进程,也不同于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而是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这一特殊时期。总结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经验教训,以供镜鉴。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普沃斯基的可持续民主理论,结合中国民主发展的实际,分析后发民主国家的民主困境,力图从理论上丰富中国的民主建设道路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具体介绍此问题的研究背景。第二部分具体阐释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稳定民主理论等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具体介绍后发民主国家非持续性民主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包括后发国家民主发展的现状,模式,具体表现,原因等。第四部分阐述中国走可持续性民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面临的挑战。第五部分探索当代中国走可持续性民主道路的路径。
其他文献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一个企业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是该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产品创新
本文以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在使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学方法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工作者的胜任力特质、构建了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编制
利用定量模型和GIS方法,从空间布局、服务范围以及航空客流分布等方面来研究中国的机场体系及其服务水平。中国机场存在空间布局不均衡和等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各机场的服务
“骨”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审美修辞范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是一个语义丰富的整体系统。语素“骨”参构词语语义较多是通过比喻、借代和夸张修辞方式生成的,这类词语
以湿化学法制备了碳氟共替代羟基磷灰石(CFHA)。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温膨胀仪、扫描电镜(S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氟和碳酸根共替代对CFHA高温热稳定性、高温烧结性能
高速公路建设中,山区高速边坡工程防护逐渐被绿化生态防护所取代,挂网喷播技术的大量应用提升了高速公路两侧挖方段绿化景观,通过多年施工及养护现场的调研,总结出喷播技术常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球囊(DEB)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中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ISR并实施DEB治疗的患者30例,对患者的介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维护银行信用,保障存款人利益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现已被多个国家所先后采用,成为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维
现今教育者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是师生就案例中的问题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并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致力于通过实践,研究案例教学法对初中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为五大
论文是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土语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的基础上撰写的,因此为了奠定研究基础,于2014年4月去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进行乌图美仁土语元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