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空间是人们活动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重要的组成部分,却面临诸多困境: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公共空间日渐衰败;新型乡村公共空间流于形式,缺乏使用性与活力,无法真正满足乡村居民多方面的需求;乡村公共空间现状令人堪忧。 CSA——“社区支持农业”或“社区共享农业”,以食品安全为出发点营建社区,将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社区发展和食品安全,缓和城乡矛盾,其核心是共享。其关注的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即食物。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总是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而教育、实践体验是人们探索并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纽带,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向乡村和自然学习的需要,成为提升农村产业升级的潜在动力,有助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服务业积极转化。 基于CSA模式的相关启示,论文提出了以教育为出发点构建城乡协同公共社区的理念——ESC“教育共享社区”,将城乡居民联系在一起,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可持续的农村-城市社区协同发展。同时提出城乡协同公共空间的五大营造原则、三大营造要素和四大作用机制。 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等形式,对浙江省温岭市城乡结合区域现状、人们的需求与矛盾进行分析。通过ESC的适宜性分析,初步确定规划布局,并结合其中2块基地进行实验性规划探讨。 ESC“教育共享社区”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教育的布局、城乡协同公共空间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以城乡均衡发展为根本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布置;以教学基地为落脚点进行必要的耕地保护;以教育为主旨的公共空间建设以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