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的分布式虚拟装配仿真算法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装配自动化滞后于其设计与加工,成为影响产品成本、开发周期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虚拟装配利用数字化模型代替实际物理模型,模拟产品的装配过程,是解决产品装配自动化的有效途径。装配建模、碰撞检测和装配规划等是虚拟装配的主要研究内容,而复杂产品的实时碰撞检测是虚拟装配仿真过程中的计算瓶颈。几何模型的描述方式直接影响碰撞检测的精度和实时性能,在层次结构装配模型中,以面片表示的模型,模型表达和碰撞检测精度不足,而CAD中以实体建模的模型利用全局干涉检查的时间则开销太大,无法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CAD环境的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并对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及应用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比较各类包围盒的性能优劣,采用AABB包围盒算法完成零件对的包围盒碰撞检测,并给出了AABB层次包围盒的构造方法及其碰撞检测算法流程。结果表明包围盒碰撞检测能去除大量不相交的零件,减少需精确碰撞检测的零件对。其次,对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实现过程中的任务分配和UG装配环境下的干涉检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实现了分布式系统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精确性要求同时,能有效提高碰撞检测的实时性。基于多叉树层次结构的装配模型,以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作为验证工具,并利用拆卸法作为装配规划方法,实现装配体的拆卸规划和拆卸仿真,同时采用链表结构记录装配体的拆卸顺序和拆卸路径等信息,并对拆卸链表进行求反即可得到相应的装配顺序和装配路径。最后,对UG装配环境下的装配模型的层次结构信息、零部件的标识识别机制和空间位姿信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基于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微软基础类库)的UG二次开发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UG的分布式虚拟装配仿真系统,并采用液压支架掩护梁作为仿真模型,对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目前的系统辨识方法一般需要在系统输入端加入激励信号,而且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在线辨识仍很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多输入、多输出对象模型迭代辩识方法,模型参
本文将CFD和FEA相结合,提出了完整的利用多场耦合来进行缸盖缸体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计算分析的方法,不仅可以准确的获得缸盖缸体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而且可以进而获得疲劳寿命以及
将吸收式制冷系统用于远洋渔船的海产品冷冻保鲜是解决我国远洋渔船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了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吸收器在船舶的颠簸摇摆状态下的性能变化是吸收式制冷系统能否用于渔船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并模拟了摇摆状态下管内降膜吸收过程中的液膜流动流场,为进一步研究摇摆状态下吸收器吸收性能的变化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本文首先研究了船舶在海洋中的运动,建立了船舶摇摆运动的简
回转机械故障的在线检测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计算机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也是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同时,回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因此,该文定位
斜流泵具有流量大、抗汽蚀性能良好、高效区范围宽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南水北调、电力行业、喷水推进以及城市供水等邻域。然而失速、叶顶泄漏流和泄漏涡引起的泵性能下降和流动不稳定特性是大型调水工程用斜流泵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流泵加速流工况瞬态空化形态及其诱导水力振荡特性研究(51579118)”的资助下,运用大涡模拟和压力脉动试验等方法对斜流泵流动不稳定特性开展研究,分析叶顶间隙
煤的富氧燃烧技术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碳捕捉技术之一。与传统的空气燃烧技术不同,炭粒将在O2/CO2气氛中燃烧,表面会产生强烈的斯蒂芬流,对炭粒的燃烧、传热、传质过程有很大影响。
该文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系统进行分析,划分出相应的功能子系统,对于每个子系统模型都是根据物理特性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建立仿真模型,并且通过对驾驶员的建模,奠定了以"
进气系统是柴油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气缸的进气量以及缸内的流动状态,进而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本文以某四气门柴油机的螺旋气道与切向气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