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运动是指人或者动物在空间上整体移动,并具有时间连续性的动作。无论是个体生物运动还是交互性生物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加工这类信息对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特别重要,如借助生物运动信息正确模仿他人动作、推测他人意图等。有效无缝地完成此类信息的加工不仅需要视知觉的参与,而且还需要将该信息存入工作记忆,以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加工,从而使复杂的社会交互得以顺利完成。以往有关工作记忆的大量研究主要探讨了以空间、言语、客体和运动信息为对象的加工机制,仅有数项研究涉及了生物运动的工作记忆容量及存储机制,且在研究方法上尚存在明显缺陷,更未见涉及交互生物运动的研究。本研究以单个个体的生物运动和交互客体的生物运动为对象,通过四个部分(十个实验)系统探讨了生物运动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机制。第一部分采用记忆项同时呈现的变化觉察范式,以光点动画生成的生物运动作为实验材料,对生物运动的工作记忆容量进行了精确测定(实验1)。第二部分采用生物运动与其他类型刺激如颜色(实验2)、空间位置(实验3a、实验3b)、形状(实验4a、实验4b)、一般物理运动(实验5)同时呈现的方式,探讨生物运动在工作记忆中是否具有独立的存储空间。第三部分采用变化觉察范式,以交互性光点动画为实验材料,考察了交互性生物运动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方式(实验6、实验7)。第四部分对交互对象分别采用同时呈现方式(实验8)和序列呈现方式(实验9),通过比较交互性生物运动与非交互性生物运动两种类型,考察了交互信息对生物运动工作记忆保持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在身份信息保持中的作用(实验10a、实验10b)。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工作记忆中最多能存储3-4个生物运动信息;(2)生物运动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独立于颜色、空间位置和形状加以存储,但与一般运动信息共享同一存储空间;(3)交互性生物运动信息以整合单元的方式存储于工作记忆中;(4)与非交互性生物运动信息比较,交互性生物运动信息在工作记忆中更具存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