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呈现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展示着中华民族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年来,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政策的支持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传统文化展现在媒体上的内容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综合考量当前传播现实状况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考察传统主流纸媒如何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新鲜又必要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为样本,对其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包括所有体裁)及以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形式呈现的部分进行探讨,将样本时间确定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一共12个月。第一章绪论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阐述了选题的原因,把相关学术资料提炼成了文献综述,说明了论文结构、研究问题与方法,并对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厘定。第二章,笔者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共计十二个月时间内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评论、文学等所有体裁的文章以及利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呈现部分(不包括广告)。通过考察主要议题、关涉对象、体裁选择和版面分布情况等探究媒介呈现的特征与规律、变化及趋势,并试着针对量化数据结果分析阐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第三章,通过对样本量化数据的总结和对质化内容的剖析,从媒介呈现思想、媒介呈现形式两方面说明《人民日报》传统文化媒介呈现的特征。第四章,探究传统文化媒介呈现的现实意义即探讨其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与作用。笔者将研究样本归纳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大方面,具体表现概括为五点:宣传工作经验,推进社会民生改善;紧跟经济趋势,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布实用信息,带动文化消费需求;培育核心价值观念与重塑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传播工匠精神与展现人文关怀。第五章则概括总结《人民日报》传统文化媒介呈现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科学研究的结果是重要的,而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方法甚至是重大的收获。新方向的诞生同时就是新的方法。智能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本身就是方法的转折,所以这个过程一定是方法论
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快速老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且养老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低能耗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友好的鼎盛期 ,中国作家和社会批评家鲁迅 (原名周树人1 881— 1 936 )经常被人称为“中国的高尔基” ,尽管作为一个创作者 ,他也许与尼古拉·果戈理
期刊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倾向于网络,结识朋友的途径也拓展到了社交网络上。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际往来,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有各自的交际圈,并
资本充实责任是公司发起人共同承担的相互担保出资义务的履行,确保公司设立时的实收资本与章程记载的资本相一致的民事责任。资本充实责任是法定责任、连带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在其作品《弗兰德公路》中成功地将绘画、摄影的技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突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时间化的限制,为读者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空间画面。此外,作者
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口腔疾病对齿外伤的影响是我们经常讨论焦点,这是由于伤与病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不易区分因果。本人试探寻伤与口腔疾病之间的一种量化关系,力求合理解决齿外伤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行为,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基层单位在集中核算的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进学校课堂,并被列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由此机器人技术便在教育领域得到了一次重大飞跃,许多中小学都在逐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