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C的无人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_ee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和研究。一方面,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为现代智能汽车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日益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能大大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汽车行驶安全性,同时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轨迹跟踪问题是无人驾驶车辆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精确的轨迹跟踪已经成为汽车工业领域和学术领域公认的实现自主车辆运动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相较于当下其他控制算法,模型预测算法具有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和在线校正的鲜明特色。因此本文在常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无人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控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运动学原理建立某自主无人小车的二自由度运动学模型,为本文拟开发的两种改进模型预测控制器提供控制对象。(2)提出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小车的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跟踪控制器(Linear time-vary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LTV-MPC)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所建立的无人小车二自由度运动学模型构建车辆轨迹跟踪系统的误差模型;其次,利用线性参数化理论对其进行离散化,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框架内将该轨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转化为一个线性二次规划最优问题。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为进一步降低控制器设计复杂度,提出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小车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NMPC)。首先,根据无人驾驶车辆的二自由度运动学模型,将现实中的道路转化为非线性的数学问题;其次,对该非线性问题利用欧拉法进行求解,通过非线性模型、当前的状态量和控制时域内的控制量序列对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最后,在在MATLAB/Simulink中对所提出的NMPC控制器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根据无人驾驶车辆实验需求搭建了户外场地实验平台,该平台由一辆成比例缩小的真实赛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以及上位机组成。基于Arduino开发板和MATLAB编程实现所设计控制器的开发,以此对所提出的LTV-MPC和NMPC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不同预设参考路径轨迹下的实车验证。
其他文献
全电子轨道电路是一种对列车实时位置进行监控的智能化轨道设备。这种设备运用铁轨作为信号的载体,将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高压不对称脉冲波用两根铁轨来传输,送至接收设备。接收端对波形进行处理,判断出当前钢轨区间的列车占用情况。本文就高压不对称脉冲波的时域识别做详细研究,主要从数字滤波算法和波形的识别方法两个方面分别做出了研究。在滤波算法上,本文对窗口平均滤波法做出了改进,得到了改进型窗口平均滤波法,并将
本文以武九高速公路高楼山隧道为研究背景,因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发育,岩体破碎,地表沟谷纵横,受地表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含量丰富,部分洞段通过富水断层破碎带及断裂带,可能会发生突涌水灾害危险。对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层条件下七种影响隧道稳定性及涌水量大小因素分别进行了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隧道涌水及稳定性敏感性。模拟了排、堵及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对突涌水的治理研究,及提出对应涌水
镍基高温合金在整个高温合金领域内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燃气轮机的最热端部件,尤其是发动机的叶片。但高温合金部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因此部件的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经济性,修复航空发动机叶片日益受到重视。粉末冶金修复叶片的方法已经在国外GE、Siemens、西屋等发电设备制造公司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主要研究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球磨工艺参数、合金元素种类及其
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大大推动了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落地的进程,但是,“长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很大程度制约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车载传感器视野遮挡导致的潜在危险交通场景是“长尾问题”的典型“边角案例”。国内外在潜在危险交通场景研究主要存在两大类问题,一是研究场景单一;二是运动规划只考虑静态遮挡盲区。然而,现实中潜在危险交通场景种类多样,且特性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城市路况为背景,对潜在
四轮独立牵引/转向(4WID/S)全电汽车转向系统采用线控技术,利用CAN总线将方向盘转角控制信号传输至整车控制器,解决了传统转向系统的车辆转向特性需人为时刻调整,从而保证车辆转向的稳定性提升和降低驾驶人员的操作繁忙程度。转向执行部分主要包括四台独立转向电机、齿轮齿条,车辆的多模式转向工况需四台转向电机协调完成。本课题针对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性能和同步性能控制、改善转向电机的性能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的能量管理策略的作用是在保证动力性的基础上,优化各动力源转矩分配以使整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当前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精度不断提高,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方兴未艾的科技背景下切合实际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发展方向是:(1)能够融合出行全局信息,(2)能实现车-人-基础设施协同的自适应控制,(3)计算效率高,实时应用性能
隧道施工现场中钢架架设、拼接及其锁脚锚管的连接是一项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相对较低的工序。在以往的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长度相对较短,软弱地层及不良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实现,隧道沿程需要进行钢架支撑的地段一般相对较短,因此,钢架架设所带来的低效、高强问题一直未引起相关重视。近年来,随着长大隧道的大量涌现,隧道长度与日俱增,钢架支撑中人工架设这种传统施工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被大多数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改革。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其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了改变。从教师的角度分析,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从重视传递计算方法转变为算理和算法的结合,从单一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趣味多样化的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也应从传统的掌握基础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本文就算理和算法的概述进行阐述,分析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将算
湿陷性黄土具有大孔隙、结构性、湿陷性、水敏性等力学与工程性质,湿陷变形在定量上的不可忽视性和定性上的急速发展性,是影响建构筑物稳定性的两大突出问题。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为例,南北干线工程有近1/4坐落于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一般为自重Ⅱ级~Ⅳ级,对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目前湿陷性黄土评价和处理重点考虑浅层黄土浸水饱和产生的“最大湿陷量”这一核心思想,考虑到隧洞等地下工程具有开挖卸荷、地下空间小、地基
重型车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这类车转向性能有待提高,有必要研究新型重型车辆转向机构。本文针对中心臂Watt-Ⅱ型转向机构组成的重型车辆多轴转向系统,进行了转向机构的动力学分析、考虑杆件变形情况下的刚柔耦合仿真、以及多轴转向机构的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建立四轴转向机构平面力系模型,将四轴转向机构分为四组Watt-Ⅱ型六杆转向机构,再将每组六杆转向机构划分为多个基本杆组,根据复数向量推导矩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