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性别性状的遗传标记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汉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罗汉果属(Siraitia)的雌雄异株植物,是广西特有的经济植物。优良的罗汉果雌、雄品种在种植上是急需的,因此应用遗传标记技术对罗汉果雌雄性别性状进行研究,可为罗汉果早期性别鉴定以及优良野生资源中的雌雄单株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同工酶方法对罗汉果雌雄株进行性别鉴定的研究。以栽培品种青皮果的雌雄株新鲜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雄性和雌性罗汉果基因组DNA池的RAPD-PCR扩增,对130个随机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发现有14个引物在雌雄DNA池中有差异。再以雌、雄单株DNA对这14个引物进行PCR筛选,结果表明,只有5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带在雌雄株间有清晰的多态性,因此最终筛选出的引物(S60、S90、S100、S343、S357)可作为罗汉果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用于罗汉果栽培品种的性别鉴定。同工酶分析主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同工酶染色,分析了罗汉果雌雄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酯酶同工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SOD)、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PO)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CAT)。结果表明,罗汉果雌雄叶片在同工酶谱上,存在着与性别性状相关的酶带;雌雄间的差异酶带在每一种同工酶中均有一条以上,可作为罗汉果雌雄株间的性别鉴定。此外,还比较了高产、低产、不结果雌株之间同工酶的酶带和活性差别。
其他文献
泥石流灾害是公认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因其具有冲击性、偶然性、爆发性致使其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西南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是滑坡泥石
越冬是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一直制约着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的越冬技术在国内还基本处在起步阶段,在这方面仅仅是
自紫杉醇被发现具有抗癌作用后,人类对紫杉醇的需求就在不断的增加,世界各地都在大量的人工种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因其枝叶中紫杉醇含量高而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的种植,仅福建省明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它严重影响着植物生长及作物产量。在干旱条件下,许多基因参与了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然而,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基因的详尽功能得到阐明,并且这方面
建国以来我国已连续进行了5次全面、系统的森林资源清查,积累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基础专题图和数据资料。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基本上以小型数据库技术为主,应用中只能对本地森
基于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公司连续六年发布的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对该报告中社会发展贡献度、 人职匹配适应度、 培养质量达成度、 办学资源保障度等
泡桐是一种深受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喜爱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但是,泡桐生产中一直存在丛枝病发生严重和低干大冠等问题。近年来,虽说科技工作者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了多个泡桐新
厚荚相思是近年来我国南方引进的主要营林树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改良土壤、用途广泛等特点。目前,厚荚相思优良种苗供应不足,无法满足营林生产的需求,而利用离
以pCAMBIA3301为载体骨架,afp为目的基因,构建了大小为9 868 bp的大豆表达载体pCAAFP66,该载体带有抗冷冻蛋白基因afp和筛选标记基因bar。以大豆品种华春3号和华春6号的胚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