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桐是一种深受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喜爱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但是,泡桐生产中一直存在丛枝病发生严重和低干大冠等问题。近年来,虽说科技工作者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了多个泡桐新品种,但这些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因此,必须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本试验以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无菌苗为试验材料,利用秋水仙素结合组织培养方法诱导获得了三种泡桐的四倍体植株,并建立了三种四倍体泡桐体外再生体系,为培育泡桐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到: (1)利用液体浸泡,固体培养和双层培养三种方法诱导获得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的四倍体植株,通过比较其诱导率,选出双层培养法是诱导四倍体泡桐的最佳方法,叶片是诱导四倍体泡桐最适宜的外植体。 (2)组合A1B3D3(秋水仙素5mg·L-1+处理72h+预培养12d)、组合A2B1D3(秋水仙素10mg·L-1+处理24h+预培养12d)、组合A3B3D1(秋水仙素20mg·L-1+处理72h+预培养0d)和组合A3B3D3(秋水仙素20mg·L-1+处理72h+预培养12d)为利用叶片诱导四倍体泡桐的最适宜组合。 (3)细胞染色体鉴定表明,三种泡桐的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条数(2n=4x=80)均为原各自二倍体(2n=2x=40)的2倍;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叶片单细胞DNA含量表明,变异植株叶片单细胞DNA含量为其二倍体的2倍。 (4)三种四倍体泡桐植株与对应的二倍体植株相比,叶片增大、增厚,叶色加深;叶片气孔器增大,气孔器密度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POD活性降低。 (5)建立了四倍体毛泡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四倍体白花泡桐的体外植株再生体系。毛泡桐、兰考泡桐、白花泡桐的四倍体植株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mg·L-1NAA+14mg·L-1BA、MS+0.3mg·L-1NAA+8mg·L-1BA、MS+0.1mg·L-1NAA+10mg·L-1BA;MS+0.9mg·L-1NAA+16mg·L-1BA、MS+0.7mg·L-1NAA+14mg·L-1BA、MS+0.1mg·L-1NAA+12mg·L-1BA;1/2MS+0.1mg·L-1NAA、1/2MS、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