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嵌入式微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应用场景对芯片性能的需求逐渐提高,相比单核处理器芯片,嵌入式多核So C能够带来几乎成倍的性能提升。同时,芯片也持续向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等特性发展,使得单个器件的敏感性增加,出错概率提高,给芯片的可靠性带来严峻的挑战。嵌入式多核So C如何在不同的计算或控制应用中充分发挥硬件资源优势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嵌入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嵌入式微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应用场景对芯片性能的需求逐渐提高,相比单核处理器芯片,嵌入式多核So C能够带来几乎成倍的性能提升。同时,芯片也持续向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等特性发展,使得单个器件的敏感性增加,出错概率提高,给芯片的可靠性带来严峻的挑战。嵌入式多核So C如何在不同的计算或控制应用中充分发挥硬件资源优势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嵌入式多核So C多场景应用中往往面向执行计算类或精准控制类的任务,对处理器的负载要求不一,因此对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不尽相同。对于可靠性的需求,传统的处理器容错方法或实时性差,或资源消耗过大,性能开销大。对于多核芯片资源利用率问题,常用的硬件容错处理器设计往往消耗大量冗余资源仅满足可靠性需求且面向的应用场景单一。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多核处理器容错和多场景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于可靠性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处理器容错方法,提出了一种最大支持三模冗余的处理器容错架构。它通过多数投票表决机制完成故障屏蔽,支持失步监测与再同步功能,能够在高可靠性应用中发挥其容错优势。对于多场景应用方面,为提高处理器冗余方式的灵活度和可配置性,本文探究了多模式可配置的处理器实现方法。容错系统可配置成三种模式:性能模式下,三个处理器拥有独立的对外输入输出信号,系统等价为三核系统;常规模式下,两个处理器组成双模锁步容错处理器,另一个处理器独立工作,So C系统等价为双核系统;可靠模式下,三个处理器组成三模冗余,容错能力最强。除静态配置模式外,系统还实现了动态切换功能。为了有效验证系统的容错功能,本文在调研了软错误故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随机故障生成器。利用随机故障注入方法,在仿真和FPGA平台对系统容错功能和计算性能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故障生成器能够有效产生软错误。仿真测试和FPGA实现结果显示多核系统在面积消耗、容错性能和计算性能上有较好的表现,其中冗余寄存器资源占用不到25%,常规模式和可靠模式的单Bit容错能力较强,10x10矩阵乘法计算结果显示系统仅在常规模式下性能损耗1.61%。针对多场景应用问题,本文对各模式的静态配置和动态切换功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系统能在处理器执行任务时顺利完成模式切换与返回,验证了嵌入式多核系统容错和性能最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车联网的发展,车联网提供的服务逐渐多样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车辆在获取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时,需要提供其真实位置,而位置信息暗含了车辆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位置信息提供给不可信的LBS服务器,将造成车辆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因此,本论文研究车联网中的位置隐私保护问题,着重研究车辆用户位置与轨迹的隐私保护方法。针对服务质量与隐私保护间
日益增长的高速实时流数据传输需求对系统带宽、时延以及稳定性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通用处理器也逐渐成为高性能数据传输领域的瓶颈。针对此现象,本文对高性能实时信号通道技术展开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面向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实时数据传输分发系统架构。该系统融合了基于Aurora的模块间串行数据传输和基于万兆以太网TCP/IP卸载引擎技术的处理模块与服务器互联,在高性能实时流数据传输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此为基础的无人驾驶作为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学术界以及产业界的大量关注。相较于传统驾驶模式,高性能的驾驶决策系统能够避免各种人因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解放人类双手、缓解交通压力。精准灵敏的感知算法是无人驾驶车辆进行自主行驶的前提,目前主流的硬件冗余方案需要高昂的硬件成本,同时传感器的增多也会给数据同步和算法实时性带来很大挑战,因此研究低成本
随着工业网络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据传输对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时间敏感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通过标准化为各类流量提供实时传输,弥补了标准以太网架构难以提供低延时通信的缺陷。时间触发流是时间敏感网络中一类高优先级的流量,在工业应用中常携带关键控制数据。为保证时间触发流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冗余的方法实现网络的容错,但是冗余导致的额外负载会显著影响时间触发流的可调度性。因此如何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超宽带通信业务的高速发展,后5G和6G时代的用户数据流量将呈现指数级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容量升级的挑战,无线通信正在向更高的载波频率发展。太赫兹波(Terahertz,THz)是频率位于0.1 THz~10 T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带宽大、方向性好、穿透特性强等优点,是实现超高速无线通信的理想载体之一。目前,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主要可分为光子学方案和电子学方案,而基于光子学
时间敏感网络既能满足工业通信低时延、低抖动、高可靠的数据传输需求,又完全兼容现有的以太网体系,是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通信平台。时间触发流是时间敏感网络中负责传输实时数据的关键流量,其传输严格遵循门控调度表,选择不同的传输路径会影响调度的成功率。随着工业互联网中智能设备类型和数量日益增长,时间触发流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对时间敏感网络容纳时间触发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一般采用负载平衡路由
随着智能化社会的飞速发展,芯片作为智能设备的核心,复杂度和灵活性不断上升。为了缩短开发流程,提高迭代效率,同时保证芯片的功能正确性,芯片验证的速率与效率成为了重中之重。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作为目前被工业界应用最广泛的验证方法学,对于减少验证成本,缩短验证时间,保证验证效率具有很大的优势。本论文基于UVM验证方法学,分别为RI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的成长,在重大场合多次提及青年问题,逐渐形成习近平青年观,为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赋予了习近平青年观更加鲜明的内涵,学习习近平青年观为青年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行动指南。
NOR型闪存具有读取速度快、与CMOS集成工艺兼容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更多应用环境迫切需要更大容量更小尺寸的NOR型闪存,然而由于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浮栅器件逐渐濒临物理尺寸极限,这对存储器的工艺以及其可靠性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基于量产平台开展了55/50 nm ETOX NOR型闪存的可靠性和干扰特性研究及其工艺优化。针对NOR型闪存耐擦写特性的研究,通过TCAD模拟仿真和流片测试
异构多核处理器因其出色的计算性能和并行任务处理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手机、自动化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嵌入式电子产品中。然而,受限于电池技术的缓慢发展,移动设备在性能提升的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能耗限制。常用的DVFS技术虽然能降低能耗,但也带来了性能的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任务调度方法在DVFS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异构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与能耗。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在一定的能耗约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