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许多研究表明,瘦素(Leptin,LEP)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通过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促进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瘦素水平增高,Thl/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1偏移,促进炎症的发生;瘦素水平下降,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偏移,抑制自身免疫应答,发挥保护性作用。本实验通过检测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病程中LEP的动态变化,探讨LEP变化与PPT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从LEP水平变化角度,充实PPT的发病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34名产妇被确诊为临床产后甲状腺炎(甲亢甲减双相型15例、甲亢单相型15例、甲减单相型4例),23名产妇被确诊为亚临床产后甲状腺炎(亚甲亢单相型15例,亚甲减单相型8例),非PPT正常对照产妇37例。
实验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产后3天、3、6及12个月时记录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冻存,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T4(FT4)、游离T3(FT3)、甲状腺球蛋白(Tg)、TSH受体抗体(TRAb)和瘦素(LEP)。瘦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值士标准差(-x±s)表示;TPOAb、TSH、LEP和LEP/BMI比值的表示为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组间比较进行了: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假设的概率(P)为小于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产妇的一般情况:临床PPT组的平均年龄为26.68±2.16岁,亚临床PPT组的平均年龄为24.30-±2.60岁,总PPT组的平均年龄为25.72±2.60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26.62±3.71岁。亚临床PPT组的年龄低于对照组和临床PPT组(P<0.01),但总PPT组的年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的BMI均无明显差异(P>0.05)。
2.促甲状腺激素(TSH):临床PPT组在产后3个月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PPT组的TSH显著低于亚临床PPT组(P<0.01),PPT组在产后6个月的TS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PPT组的TSH与亚临床PPT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总PPT组在产后3个月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产后6个月的TS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临床PPT组的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PPT组在产后6个月时TPOAb滴度达到高峰,临床PPT组的TPOAb滴度显著高于亚临床PPT组(P<0.01)。总PPT组的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PPT组在产后6个月时TPOAb滴度达到高峰。
4.瘦素(Leptin):临床PPT组、亚临床PPT组在产后3天及3,6个月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PPT组在产后各时点的瘦素水平与亚临床PPT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总PPT组在产后各时点的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后3天及3,6,12个月之间瘦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临床PPT组在产后3天,3个月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产后12个月(P<0.05)。亚临床PPT组产后3,6个月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产后12个月(P<0.05)。总PPT组在产后3天,3,6个月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产后12个月(P<0.05)
5.LEP/BMI比值:临床PPT组、亚临床PPT组、总PPT组在产后3天及3,6个月的LEP/BMI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PPT组在产后各月的LEP/BMI比值与亚临床PPT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产后3天及3,6,12个月之间LEP/BMI比值没有明显变化(P>0.05)。临床PPT组在产后3天,3个月的LEP/BMI比值显著高于产后12个月(P<0.05)。亚临床PPT组产后3,6个月的LEP/BMI比值显著高于产后12个月(P<0.05)。总PPT组在产后3个月的LEP/BMI比值显著高于产后其他各月(P<0.05)。
6.在总PPT组,瘦素水平和LEP/BMI比值在TPOAb/TgAb抗体阴性及阳性患者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PT患者的瘦素在产后6个月内持续高水平,产后12个月时接近正常人水平,提示瘦素可能参与PPT的发生。
2.临床PPT患者与亚临床PPT患者瘦素水平变化是无差异的,提示瘦素水平与PPT病情程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