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施工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与索力优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拉桥因其跨度大、线形优美等优点在现代桥梁建设中颇具竞争力。施工控制是斜拉桥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对于支架法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方面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支架法施工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  对采用二轮调整方法施工的斜拉桥,存在一轮张拉状态索力以及拉索张拉顺序按照经验进行设计的问题。本文目的是建立施工控制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优化方法进行求解,从而摆脱一轮张拉状态以及张拉顺序按照经验拟定的情况,解决支架法施工过程存在的主梁局部位置应力过大以及支架承载力、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改进频率法进行索力测量、结合数学优化方法确定一轮张拉优化阶段目标索力以及拉索张拉顺序优化三个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  (1)对索力测量频率法进行改进。根据振动方程,推导出索力与边界影响函数的关系模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边界影响函数关于拉弯比和频率阶数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索力测量的改进计算公式。并提出适用于实际工程非理想边界条件下的采用两根索张拉标定索力识别的方法。利用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在非理想边界条件下,相对于其它文献计算结果不稳定情况,本文精度均在4%以内,满足实际工程中施工控制的要求。  (2)对于二轮调整方法中一轮张拉状态人为拟定情况,提出以主梁位移值作为一轮张拉状态的控制目标。将其抽象为多目标多约束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平方和加权法、有效集优化算法与有限元软件进行联合求解,得到优化阶段目标索力。优化结果主梁刚好脱离支架,弯矩分布均匀。  (3)对于张拉顺序在计算张拉力前人为拟定的问题,根据张拉顺序优化的目的要求,建立了关于主梁脱架数与施工成本的阶段损益函数。将张拉顺序优化问题归结为多目标多阶段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结合动态规划法对多阶段问题进行求解,建立了动态规划数学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优化效果,优化后支架受力减小80%。  (4)对于应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时内存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登山算法,动态规划法采用向前递推进行改进并编制程序,最终可实现对实际桥梁工程张拉顺序的优化。优化结果主梁、支架均受力安全,从而解决了单纯依靠经验设计张拉顺序的问题。
其他文献
实际建筑物地基土体往往处于复杂初始应力状态,这一应力状态一般可由初始中主应力系数b0、初始偏应力比η0、初始主应力角α0及初始平均有效固结应力p′m0这四个指标来描述。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也将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地下工程中岩体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已经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的里程数也急剧增长,由此,因初期降雨冲刷道路路面而引发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合理规划与建设城市道路,优化城市水环境刻不容缓。 
锚杆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界应用广泛,锚杆支护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锚固支护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井巷、交通隧道、水工隧洞和各类岩土洞室、基坑、边坡及建筑物
盐渍土是一种具有盐胀性、溶陷性、腐蚀性的特殊土。对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营的危害极大。因此,系统的研究盐渍土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软土地基在道路施工中大量出现,各地软土地基工程的设计与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软土地基的处理已取得较丰
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布局灵活,可获得较大活动空间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客运站等公共建筑。然而,大跨度楼盖结构柔性大、阻尼小、基频低,在随机车辆荷载和人行荷载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钢结构建筑体系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轻钢结构形式的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在我国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已高强螺栓为主
对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当两个主轴方向上配箍量相等时斜受剪承载力的相关关系符合椭圆规律。根据此结论,我
近年来土钉支护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相关的理论研究目前均落后于工程实践。例如,对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前人所做的主要是二维平面或局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少见整体三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