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教学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教师期望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文章把学生个体按照性别和身份两个纬度进行分类,借鉴古德和布罗菲关于教师期望的测量量表对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行为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对男生的课堂行为关注比较多,而且教师对男生的表扬和批评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还发现,教师对班干部的课堂行为关注比较多,而且教师对班干部倾向于用表扬的方式。按照教师的积极期望和消极期望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描述。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实物奖励,教师的态度及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等方面,同时对教师在实践中应用教师期望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中国的体制转轨或制度变迁为背景,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主体的利益格局的变化为基本线索,对比改革前后三个主体之间的不同的利益格局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相互关
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围绕“科学概念”的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我国也不例外。当前指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大多都是国外的研究成果,怎样“拿来”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当今我国小学科
本文选取康熹、南一、三民、翰林四个版本的中国史教科书《历史2》(为台湾史)为研究样本,着眼于台湾地区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研究。作为中国史教科书的《历史2》,在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