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PR网络中622Mbps光上路源的研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通信网络业务的迅猛增长,带宽瓶颈越来越成为城域网的主要问题。RPR作为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光/电/光转换方式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业务量的需要。基于全光交换的光弹性分组环(O-RPR)数据的交换在光域里完成,可解决在交换过程中光电和电光转换所带来的时延问题,加快整个RPR系统的速度。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为本实验室承担的O-RPR实验网络研究项目研制一种新型伪随机序列光信号发生器,用以进行O-RPR网络解决竞争和网络帧同步不丢失功能的模拟。 伪随机序列在误码率测量、时延测量、噪声产生、通信加密、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扩展频谱通信和分离多径技术等方面日益获得广泛应用。直接通过光接口发送伪随机序列,对于光通信设备的测试,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的新型伪随机序列光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基于FPGA的光上路源,由数据包(帧)生成、并串变换和电光转换三部分组成,其包长、包内伪随机序列长度、及通信速率均可变,发送光功率可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可满足一般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要求,已成功地应用于本实验室O-RPR实验网络项目并通过863专家组验收。
其他文献
量子状态的变化可以用量子计算的语言来描述。类似于经典计算机是由包含连线和逻辑门的线路建造的,量子计算机是由包含连线和基本量子门排列起来,形成的处理量子信息的量子线路
本文主要利用原子核SD对壳模型研究偶-偶94-100Mo核素低激发谱性质和U(5)(振动极限)(←→)SU(3)(转动极限)相变的情况。首先我们用两种方法对偶-偶94-100Mo核素低激发谱性质
该文详尽论述了激光诱发等离子体冲击波的基本过程和理论,从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激光诱发等离子体冲击波的基本原理,建立基本的数学分析模型.着重针对激光冲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