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静态黏弹性是评估木材长期使用性能和使役寿命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尽管国内外有诸多关于木材静态黏弹性的研究,但是缺乏长期的黏弹性模型。通过时温等效和时湿等效,材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态黏弹性是评估木材长期使用性能和使役寿命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尽管国内外有诸多关于木材静态黏弹性的研究,但是缺乏长期的黏弹性模型。通过时温等效和时湿等效,材料长期黏弹性力学行为可得到有效的预测。国内外已有关于时温等效对木材黏弹性的适用性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单一的恒定含水率水平。而关于时湿等效对木材黏弹性的适用性研究,则仅有极少数的研究报道。本论文旨在探究时温等效和时湿等效分别在宽含水率域和宽温度域范围内对桦木的蠕变行为和应力松弛行为的适用性,以期推动木材长期黏弹性力学行为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归纳如下:(1)自主设计了双悬臂模式下的抗弯弹性模量试验设备。通过测定绝干密度和双悬臂模式下的抗弯弹性模量,筛选出物理力学性能较为接近的桦木试件,用于短期静态黏弹性试验和长期黏弹性力学行为验证试验。(2)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及其湿度附件,对桦木的顺纹和横纹方向在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短期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时温等效和时湿等效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95℃的温度范围和0~24%的木材含水率范围,无论试件的纹理方向为顺纹或横纹,从理论上来说,温度与时间对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影响存在等效性,且主曲线和位移因子均会受到木材含水率和参考温度的影响;同样地,含水率与时间对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影响存在等效性,且主曲线和位移因子均会受到温度和参考含水率的影响。(3)为了验证时温等效和时湿等效的有效性,在温度为25℃时对木材含水率为12%的顺纹试件和横纹试件进行长期蠕变试验。为保障长期蠕变试验能连续稳定地进行,自主设计了蠕变测定系统和恒温恒湿系统。对相同条件下的时温等效主曲线和时湿等效主曲线与长期蠕变试验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木材含水率为12%的条件下,时温等效和时湿等效预测的顺纹蠕变的柔量均远大于长期顺纹蠕变试验的柔量;时湿等效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横纹蠕变的柔量,而时温等效预测的横纹蠕变的柔量远大于长期横纹蠕变试验的柔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智能电网电力资源调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分布式经济调度问题作为智能电网操作运行的基本问题之一,旨在设计分布式算法,使系统在满足发电机组发电安全限制的约
回转工作台作为大型机床的一个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严重影响着该设备的工作性能。本文以新型动静压转台为研究对象,因其中盘结构由内环的静压腔和外环的动压螺旋油楔构成,动压油楔由静压腔流出的油液供油,运转过程中静压腔外槽区出现负压,无法对动压油楔充足供油,使其无法形成完整油膜,影响螺旋油楔的分流特性。动压螺旋油楔是否具有良好的分流特性直接影响着整个转台的工作性能。因此,合理分配螺旋油楔结构参数、改善油膜负
直流电压输入型变流器,主要包括逆变电路和直流斩波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并网、有源滤波、电动汽车以及电机驱动等工业领域。对于变流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保安全性和
作为一种增加产品价值的有效方法,包装吸引了众多学者们进行研究,但大多集中于对产品的外观包装上。众所周知,企业包装不仅体现在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企业形象上,如企
本文为研究我国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期限和政府债券宏观上的联动关系,对企业债券发行期限选择的“缺口填补”理论进行了适应性拓展,引入了政府背景和信用环境因素,并得到如下结论:当长期政府债券发行比例变低时,发债企业会向多发行长期企业债券的方向调整债务期限结构。政府背景越弱,信用环境越好,这种行为越明显。本文使用2007年1月-2018年6月的全国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及2014年7月-2018年6月的省级面板数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人类正是通过隐喻,才能基于已知、熟悉的经验构建未知、陌生的经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学界对于隐喻的各种认
由于独特的结构形貌、大的比表面积、优良化学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性能,贵金属纳米微粒(NMNPs)已经在催化偶联反应、降解有机染料、光学传感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得到
推进剂是火箭发动机的能源,是宇航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推进剂废料的处理一直影响着航天领域的绿色化以及无害化进程。一般化学推进剂均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研制、
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福利状态。以往的研究大多以经济收入来衡量农户的福利水平,进而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客观性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等主观性的需求。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要求,本文从多个维度考察劳动力流动对欠发达地区农户福利的影响,以期做到与时俱进。文章首先通过因子分
碳点(CDs)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自2004年从单壁碳纳米管中发现以来就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碳点具有合成简便、原料来源广泛的优点,同时所具有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