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离感(Alienation)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哲学、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哲学等)有着不同的涵义。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疏离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反映出个体的社会交往障碍——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如家庭、学校或者同伴群体建立有效的联结。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过渡时期,情感脆弱而敏感。这一时期是疏离感产生的高危时期(Calabrese,1987)。一定程度的疏离感有利于青少年对自身的同一性状态进行反思与探索,但长期的强烈的疏离感会妨碍青少年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联结,且易引发问题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疏离感的研究颇受关注。已有研究考察了疏离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关系,从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家庭、社会等角度探讨了疏离感的影响因素。本论文从个体生活的微系统(即家庭环境与同伴群体)的角度考察了青少年疏离感的发展。论文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疏离感发展的研究,以及疏离感与家庭功能、同伴关系、自我同一性发展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同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青少年疏离感问卷、家庭功能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济南市五所中学初一至高二1080名青少年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考察了青少年疏离感发展的一般特点,探讨了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本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青少年疏离感一阶因素中,环境疏离感高于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二阶因素中,生活环境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均高于中点分,而社会孤立感水平最低。(2)青少年疏离感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段差异。高中生在疏离感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初中生。青少年疏离感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家庭功能中的情感介入、角色、沟通、情感反应均不同程度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疏离感,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疏离感的预测不显著。(4)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同伴接纳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家庭功能进而影响女青少年的疏离感,同伴拒绝直接影响女青少年的人际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同伴接纳对男青少年的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其他文献
近几年,DM广告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之中。在概念上它已经突破传统直投的范畴,在表现形式上不断丰富和创新,并且出现了以互联网邮件广告、手机短信、网络DM等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遍共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并期待着该项制度的彻底改变。因应这样的社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不断采取了相关的政策
配偶权指男女结婚后基于配偶身份享有的人身权。配偶身份权则是夫对妻和妻对夫享有婚姻内部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配偶身份权和配偶人格权一起,构成配偶权。近代社会以来,基·91·⑥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和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科学化管理、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资金运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对构建与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
随着全球服务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作为一种服务,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对物流服务补救的研究是物流服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物流是一种服务,那
《作为戏剧的歌剧》和《沉思音乐》是美国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基于"音乐批评"这一概念的阐发和实践而写作的两部著作,它们其深刻的命题,严肃的立场和类比的方法令人注目,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原《企业破产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企业破产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要求。新破产法的起草工作早在
<正> 近年来,对国产片虚假的指责声,不绝千耳。可是,对外国片中一些甚至整部电影纯属虚构、假得出奇的影片,我国观众却赞声不绝。如众所周知的场面性影片《星球大战》,又如《
期刊
如果说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的话,那么教师教学过程中所用的语言就更加富有艺术性了。"教学使用的语言能够对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当教师进行教学时,如果将"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