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基于传统生活观念,居家养老依然是社会主导养老方式。但由于老龄率和空巢率逐年升高,养老设施已经成为养老方式的重要补充,然而其规划手法基本停留在人均指标的满足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逐渐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研究将以社会公平为视角,讨论城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的评价框架,着眼于城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例,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运用多种经典评价模型进行运算和比较,评价南岗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的现状情况,通过分析不公平现状产生的原因,得到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策略,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使用意义和实操推广价值。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养老设施和社会公平相关研究的综述梳理,分析国内外养老设施发展模式和规划布局的异同,总结社会公平在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综述发现,国内对于养老设施的研究技术手段比较单一,对社会公平的理论应用尚须拓展,综述为研究方向、评级分析、规划策略与措施研究部分提供理论支撑。笔者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通过对社会公平含义的解析和城市养老设施特征的分析,引申到城市养老设施的社会公平内涵,从供需公平评价和空间公平性评价两个方面制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整合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各项数据,以养老设施公平性评价方法为研究基础理论,从供需公平、空间公平两个方面进行养老设施的分析评价,总结哈尔滨市南岗区养老设施在设施规模、空间布局、服务水平、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对城市养老设施非公平性布局的矛盾点进行剖析,从而对南岗区养老服务设施系统规划提出规划建议及优化措施。研究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例,讨论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中的问题,聚焦城市弱势群体需求,促进公服均等化,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将城市规划学科理论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理统计技术、网络数据获取技术充分结合,建立以社会公平为基础的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评价框架,以期为相似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