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VCS)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机理。 方法:将组织硬化剂775注射液注射至家兔左侧颈椎横突软组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从注射后第6周开始,电针组家兔行双侧听宫穴电针治疗2周。测定低刺激率(10Hz)、高刺激率(50Hz)左侧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左侧短声耳蜗电图(EcochG)—SP/AP值和低频(1000Hz)、高频(6000Hz)左侧短纯音耳蜗电图听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并做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结果:模型组50Hz高刺激率ABR的Ⅲ和Ⅳ波峰潜伏期、Ⅰ—Ⅲ和Ⅰ—Ⅳ波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各组之间10Hz低刺激率AB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AP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6000Hz AP阈值高于1000Hz AP阈值(P<0.05),电针组1000Hz和6000HzAP阈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电针组-SP/AP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电针后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未见改变。 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颈源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脑干神经元突触效能和外周听觉通路传导,增强耳蜗高频、低频听力水平,恢复听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