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其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正是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服务的。它不仅保证了苏区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支援土地革命战争、发展生产力、提高工农群众及红军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等都起到了重大而积极的作用。本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时代背景及必要性进行论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教育开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白色恐怖下的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重点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事上的不断“围剿”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只能在革命根据地内部展开。为了唤醒工农群众参加土地革命的热情,提高红军的政治及军事素质,为革命根据地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中国共产党建立并开展了教育事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针政策。第二部分是对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行论析。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苏区教育方针政策:为土地革命战争服务的教育政策;保障工农群众优先受教育的政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群众的政策;依靠群众灵活办学的政策及利用旧知识分子的政策等等。这些教育方针及政策具有明显的全民性、方向性和民主性。本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引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及一些较权威的资料对各个方针政策进行了较细致的解释说明。第三部分是对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政策在苏区的实施及取得的经验进行论析。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尽管苏区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却在党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章从干部教育、工农群众教育、儿童教育和红军教育四个方面对教育的实施方式及方法展开论述。同时,对教育方针政策实施取得的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归纳,提出了当代教育可借鉴之处,其中包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教育队伍建设;依靠群众办学,勤俭办学,灵活办学;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使之适应时代需要等等。这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也是当代农村教育借鉴苏区教育经验的来源之处。第四部分对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政策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进行了论述。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教育经费也相对短缺,但对比当时苏区的教育条件却又有着天壤之别。本章阐述了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借鉴苏区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