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围——论徐则臣小说中的理想主义书写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漂”系列和“花街系列”构成了徐则臣文学世界的两大版图。批评界从“底层文学”、乡土文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两大系列小说的解读,丰富了徐则臣小说的意蕴。本文则试图从理想主义书写的角度,通过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方法,对徐则臣的文学创作进行综合深入地研究。在细读其长篇小说《夜火车》和《耶路撒冷》,以及“京漂”系列等小说的基础上,既指出徐则臣小说理想主义书写的可贵之处,又揭示其内在的困境与悖论。  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夜火车》中的理想主义人物陈木年的自我成长。通过分析陈木年“出走”这一象征性事件,指出他具有冒犯当下世界生活秩序的勇气,具有理想主义情怀。但是,由于这一“出走”行为以逃离当下世界为指归,没有背负起自身对当下的责任。因此,陈木年的自我成长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他的理想主义也受到了质疑。尤其是,通过分析陈木年与沈镜白、许如竹和金小异这三个人生镜像的关系,指出陈木年这一理想主义人物内心深处的虚无感。在此基础上,认为徐则臣早期的理想主义书写是一种悲凉的理想主义书写,这种理想主义书写对执着于当下世界的真正的理想主义构成了误读和遮蔽,因此需要克服与超越。  第二章主要是把徐则臣最富盛名的“京漂”系列小说放置在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的视域中讨论。参照徐则臣对京漂理想主义者的身份指认,认为对理想主义者生活创伤和精神困境的书写,构成了“京漂”系列小说的深层内容和“底层”书写的核心。在具体分析京漂人物的生活创伤和精神困境时,侧重于讨论它们在都市底层生活中,理想主义精神逐渐地衰退和个人主体性逐渐丧失的事实,以及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由此,指出徐则臣贯穿在“京漂”小说中的理想主义书写激情的命运走向是,理想主义最终走向庸俗化的境地,理想主义者陷入主体性丧失的困境之中。  第三章着重分析长篇小说《耶路撒冷》,集中于探讨景天赐之死和耶路撒冷对初平阳的意义,指出信仰的个人在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对代际共同体和意识共同体的质疑中,也指出信仰救赎的的限度。
其他文献
根据公务素地区16#煤层赋存条件,运用工程类比法和数值计算法给出16#煤层顺槽的基本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公务素煤矿二号井北一综放面回风顺槽和相邻工作面运输顺
2015年8月12日上午,2015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上海市副市长周波等领导出席开幕仪
国家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区确定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进行大规模煤炭开采,发展煤基产业,这对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煤炭开采的
郭列平郭列平,1970年4月出生,江苏盐城人,书法硕士。曾就读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书法专业、首都师大书法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写意人物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手段和生动形象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小学时期是学生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保障,若在此阶段能为学生铺平道路,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使用良好的语言
采用因子分析法并利用SPSS软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科成绩进行分析,得出累计贡献率达到69.302的8个主要因子,指出因子分析和平均成绩在学生评价中存在差异,并据此对学生成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