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和詩歌是中唐文學的重要組成部份,復古思潮是这一時期詩歌的一條主線。然而元和詩歌的復古運動卻呈現出了刻意求奇的特色。换言之,元和詩人的著意復古,迫使其詩歌呈現出了怪異的特色,而復古與求奇正是元和詩歌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元和詩歌之所以呈現出這樣的特色,與其時詩歌與政治、學術和倫理觀念之互動不無關係,具體體現在:第一,由於元和詩人更加接近政治中心,并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其詩歌創作中的政治書寫也得到了更加明顯的展現。他們復活了先秦時期獻詩的傳統,并藉以將詩歌作為他們參與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同時,他們也更加樂於在詩歌中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抒發政治情感。韓愈、寶库和劉禹錫的岳陽樓唱和詩,便是這樣的一個代表。此外,他們还在詩歌中表達了對盛唐的緬懷,藉以抒發其強烈的中興情結。第二,元和詩人們這種求古求奇的美學追求也可以從其筆下復古者的自我形象塑造看得出來:元和詩人們筆下的復古者形象,在傳統的兀傲的性情外增添了一份狂誕的色彩;在傳統清癯瘦弱的形象基礎上,形態更加畸形。這其中不難看出,元和復古思潮在儒家的正統思想下,受了魏晉狂士之風的影響。同時,傳統的文學復古思想更多是混沌地對古的尊崇,而元和詩人則開始從義理上對古道和古學進行細緻的考辨,反映在詩歌中,便是思辨精神和理性主義思想的滲透。此外,文人們不僅在題材和風格上仿古,而且在用字、訓詁和音韻上進行仿古,從而造成了一種古色斑斕、古怪離奇的詩歌面貌。第三,元和詩人們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追求和諧、平衡的古典美學,而開始著意于表現和關注極端體驗(包括生理衰病和極端物候)的書寫和表達。这一方面是元和詩人們復古思想中異端成份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元和詩人們在激烈的政治鬥爭和社會變遷中心理壓力的一種釋放。這種對極端體驗的關注中,也不乏佛教文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