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泌阳凹陷是叠加在秦岭褶皱带上的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湖泊断陷,是我国典型的富油凹陷之一。以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采取整体、系统、动态、定量思路,进行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在成藏动力系统划分上除了运用构造沉积演化、压实曲线特征、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地球化学特点等技术方法外,引入了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泌阳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划分,将泌阳凹陷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其中,上部自源低熟-他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下部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是泌阳凹陷最重要的成藏动力学系统。成藏条件是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的静态要素。研究区烃源岩发育,有机质类型以Ⅱa型和Ⅰ型为主、Ⅱb型次之,有机质丰度高,烃源岩演化程度适中,构成了主要的成油物质基础;在核桃园组沉积时期,周缘发育多个砂体,直接伸入有效烃源岩体内,加之多旋回的沉积组合,生油层与储集层多处垂向间互,形成一个生、储、盖纵横交错叠置的完整体系,有利于烃类的排出、运聚;输导连通格架体系的基本要素是砂体和断层,构成砂体单因素输导体系和砂体+断层复合输导连通体系,油气以顺层侧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次之。成藏作用研究是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的另一个核心内容。经过油源精细对比,进一步明确了中部与下部成藏动力学系统烃源岩的差别,从而确立了油气运移与充注以侧向顺层运移充注、侧向顺层运移+垂向阶梯状运移充注为主的油气运移充注模式;其油气成藏有三期,中晚期为主要成藏期;将泌阳凹陷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个油气汇聚区,以中部和西部两大汇聚区为主;建立了自源侧向封闭运聚成藏模式、自源-他院封闭-半封闭垂向运聚成藏模式、自源-他院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等成藏动力学的成藏模式。在成藏动力学系统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主要含成藏动力学系统与油气汇聚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勘探方向,明确了近期勘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