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交叉调试器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深化,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嵌入式系统的调试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嵌入式Linux交叉调试器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为Linux程序开发提供一个友好的、易操作的交叉调试环境,开发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源码级交叉调试器。该调试器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目标端为基于ARM体系结构的嵌入式CPU芯片,调试代理采用GDBServer,调试对象为采用DWARF2调试信息格式的ELF目标文件。 ⑵在该交叉调试器中,RSP协议是调试器与GDBServer的消息通信规范。宿主端调试器采用RSP协议对调试命令进行封装并发送给目标机上的调试代理GDBServer,接收调试代理返回的调试信息并依据RSP协议对调试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目标程序的当前运行状态。为了协调配合调试器和调试代理之间的有效通信,提供了RSP协议的消息发送与接收程序。 ⑶源代码与目标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是源码级调试的关键。为此,研究了ELF目标文件格式和DWARF2调试信息格式,设计了相应的符号表数据结构,使用BFD库提供的接口读取ELF目标文件上的采用DWARF2格式的调试信息,为源码中的每一个符号提供了相关的调试信息,实现了源代码和目标程序之间的映射。 ⑷分析了交叉调试的工作过程,设计了一组调试命令,定义了相关数据结构,介绍了宿主端调试器的主控循环,并以断点设置、连续执行和单步执行为例,介绍了相应调试功能的实现技术。
其他文献
文章的工作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前向安全性在代理签名方案中的应用算法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前向安全性在聚集签名方案中的应用算法研究.第一部分改进了一般
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和组织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来达成这一目标。其中工作流技术作
特征描述作为上下文推理预测的先行步骤,它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语义抽象并为后续推理预测模型提供直接的输入数据,所描述的特征样本数据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推理预测的结果
H.264/AVC标准是一种高性能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共同制定的新数字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在ITU-T标准中
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传统网络架构逐渐不能满足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增长。‘SDN(软件定义网络)控制与转发相分离的核心理念可以为网络提供更好的全局视野和集中管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诸多威胁中,恶意代码无疑是危害最大的,这也成为网络安全
分类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在数据独立同分布的假设下,分类技术根据已有的带有类别标签的训练样本建立分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尽量准确地对新的数据样本进行预测与分类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部署问题已经成为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反映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成本和感知能力。一个好的部署策略能很大程度地增强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信息。如何从中快速高效的获得想要的信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Web信息抽取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
作为现代通信、介质存储、数据发行、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的关键环节,图像压缩编码始终是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多媒体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