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数值模拟——以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值模拟是研究成矿过程的重要手段及发展趋势,其以计算机程序模拟成矿过程,探讨各类地质因素在不同时间阶段对成矿过程的影响,论证已有的成矿理论与假设并为矿产勘查提供建议。数值模拟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应用于油气藏渗流及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随后进入构造学领域。数值模拟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带动了固体矿产成矿系统数值模拟,地质学者逐渐将数值模拟作为一种手段用于成矿系统的研究,国内地质工作者对此还缺乏了解。   目前,成矿数值模拟的主要对象为与盆地相关的SEDEX型与MVT型矿床,此类矿床赋存于一系列的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且无明显的火山作用,另外则是火山岩型矿床,主要的对象是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虽然研究对象各有侧重,但一般都针对整个成矿热液系统进行模拟,并且采用的方法与技术的相同。本文详细总结了数值模拟在固体矿产热液成矿系统研究中的发展过程及研究趋势,介绍了热液成矿系统数值模拟的实施步骤,并阐述了建模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其实现方法,而后例举HYDROTHERM、ANSYS、FLAC等当前此领域内主要的应用软件,并对国内成矿数值模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   本文根据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的地质资料与数据,采用有限差分模拟软件HYDROTHERM建立了卡房岩体岩浆热液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岩浆期后热液系统的演化过程;而后又对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确定各因素在热液系统演化过程的作用与影响大小。此外,还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该地区岩浆系统的热应力模型,讨论了除构造应力以外的另一种地应力--热应力的取值范围与意义,并与HYDROTEHRM模型进行了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   (1)老卡岩体侵入后其岩浆热液系统的演化可以持续十几万年,其中温度场与流体场的演化可以持续到热液系统的后期,而水压场的衰退相对较快,仅为S000年左右。   (2)温度场的演化过程表明高温的硅酸盐成矿阶段作用时间不到2000年,其作用范围仅限于岩体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区域;中温的氧化物阶段与硫化物阶段的作用时间近20000年,作用范围可扩展至距岩体700~1000米的位置:低温的碳酸盐成矿阶段的是一个相对更长且作用范围最广的阶段,作用时间可持续到热液系统结束,且可到达距花岗岩基近3000米的位置。   (3)对水压场演化过程的分析表明气水热液聚集形成的高压高渗透区域可以使热液系统在更大范围内达到成矿压力并使其持续更长的时间,这种区域较长时间的存在有利于成矿。   (4)流体场的演化最为复杂,按主要驱动机制及流动形式的差别可以将热液系统的流体场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不到100年)在热液系统演化的初始阶段,流体以纵向流动为主,此时水压为流体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地层中流体的质量流动速率约为0.1~0.5gs-1cm-2,断裂中流体的流动速率为地层中的数十倍。2、(100年~5000年)某些断裂中流体开始向下运移,地层中断裂附近的流体对流逐渐形成,流体流动开始受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密度差异的控制,在第一阶段向此阶段的过渡过程中,流速明显下降。3、(5000年~50000年)断裂之间区域的对流开始发生,因为此时地层中的流体已基本恢复至静水压力,密度差异驱动成为主要因素。从第二阶段的中期到此阶段的结束,地层中的流体渗流速率为0.1~0.3 gs-1cm-2,而断层中的流体流速约为1.0~2.0 gs-1cm-2。4、(50000年~热液系统演化结束)热液系统中的流体场开始衰退,最先消失的是对流现象,而流体在断裂中的纵向流动及在断裂之间的横向流动将会持续热液系统演化结束,流速逐渐衰减。   (5)相对于水压场,断裂对温度场与流体场的演化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一些断裂提供了大气降水向下运移的必要路径,其分布与组合控制着流体的流动速率、流动方向及流动形式(对流或平流),并间接影响着温度场的分布与演化状况。贯穿花岗岩的断裂周围易发生对流现象,较未贯穿的断裂更可能利于成矿作用的发生;断裂之间的区域也会出现对流,而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数万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在矿产地为什么主要分布于断裂之间的区域;岩体附近的侧向断裂可以增加岩浆热液在岩体侧向的流动距离,使侧向断裂与岩体之间的区域成为不同类型流体混合的场所;此外,断裂的产状对流体场与温度场的演化也有影响,竖直断裂附近更宜发生流体对流。   (6)地层渗透率大小制约着流体的活动范围与流速,高渗透率区域中的流体速率明显高于低渗透区域,而且上部高渗透地层与下部相对低渗透率地层的界面附近易发生对流现象与流体混合现象,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7)岩体侵入深度的简单变化对热液系统的演化趋势并无明显影响,而岩浆初始压力的提高可以使地层中的流体压力在热液系统的初始阶段明显升高。岩体凸起的两侧上部是对流的易发生区域,也是利于矿床产出的位置。   (8)低渗透率区域边界附近的渗流速率较高,花岗岩期后热液对与玄武岩(低渗透率地质体)相关矿床的改造作用是值得关注的。   (9)HYDROTHERM热液系统模型与ANSYS热应力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流体的流动直接控制着温度场的演化,因此单一地对温度场或流体场进行定量讨论都是不可取的。   (10)该地区的岩浆作用引起的热应力可达数百兆帕,因此热应力对热液系统的影响值得考虑,今后的研究中要考虑地应力(包括构造应力与热应力)对热液系统的作用,实现形交-流体-热量的耦合。   热液成矿系统的数值模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会全面应用于矿产勘查,国内从90年代开始将数值模拟应用于成矿过程的研究,但主要是对具体地质实例的简单应用,到目前还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及专业模拟软件的开发工作,因此亟待被关注与重视。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促使了物流装备业的快速发展。叉车作为物流业的常用装备,经常行驶于仓库等容易出现物体意外跌落现象的场合,叉车安全性能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护顶架是叉车的重要防护机构,有承受意外跌落物冲击,保证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为了保障护顶架的安全性能,IS06055:2004标准《工业车辆护顶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明确规定了护顶架安全性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护顶架安全性试
窑洞是典型的陕北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
期刊
随着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的产生,大规模定制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为其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为顾客提供充分的商品展示,从而最终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传统制造业的进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模具浇注造型技术被开发出来,广泛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制造、仿生医学和多功能材料等领域。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高炉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快。自1978年我国在上海宝钢第一次引进4000m~3级的特大型现代化高炉以来至20世纪末,在近30年的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已发现规模较大的滑坡、崩塌体近2500处,不稳定库岸约500km。由于位于典型的多雨和暴雨区,基于防洪和发电的目的,在水库运行条件下,库水位将出现30m(145m~175m)左右的周期性波动。在库水位周期涨落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将受到巨大影响,古滑坡有可能产生复活导致大规模滑坡的产生,恶劣的地质环境下也有可能产生大量新生滑坡;同时库水位的长期周期性变动必将
精度设计是机床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包含精度分析和精度分配两个互逆问题,其中精度分配是指在满足给定整体精度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机床组成零部件的精度,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意义。
学位
几名黑客就可以改写战争rn海湾战争前夕,一批荷兰的黑客曾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接触,说他们可以把美军的作战系统搞乱,从而帮助伊拉克取得胜利,条件是给他们100万美元.也许是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