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指导下的几个金纳米团簇结构的理论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巯基配体保护的金纳米团簇由于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结构与性质息息相关,因此,对巯基配体金纳米团簇结构的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描述配体金纳米团簇金核的全统一模型(GUM)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对巯基金纳米团簇的结构展开了一系列理论计算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中等尺寸巯基金纳米团簇Au58(SR)30结构的理论预测和电子性质分析;二、通过Au-S“订书针”配体在已知核上的重新分布预测新的巯基金纳米团簇结构;三、通过引入三配位的μ3-硫(μ3-S)和四配位的μ4-硫(μ4-S)原子,实现从巯基保护的金纳米团簇到Au(I)-S复合体的结构转变。本论文第一部分内容是以实验结晶的Au40(SR)24和Au49(SR)27纳米团簇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演化规律预测了一个的中等尺寸的Au58(SR)30结构。这三个金纳米团簇的一般生长模式可以看作是三个高度稳定的四面体Au4单元在金核上的顺序添加。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Au58(SR)30具有较大的最高占据-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HOMO-LUMO)带隙和正的振动频率,表明其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本论文第二部分内容是在实验确定的Au23(SR)-16的Au13核和Au30(SR)18的Au20核上重新分布Au-S“订书针”配体,预测了四个新的巯基保护金纳米团簇结构,即Au27(SR)-20、Au32(SR)-21、Au34(SR)-23和Au36(SR)-25。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它们具有较大的HOMO-LUMO带隙和正的振动频率,表明其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此外,通过向新预测结构的金核中引入三配位的μ3-S原子,预测了一系列更稳定的理论结构。这些预测的结构进一步证实了Au-S“订书针”配体在已知核上的重新分布配体对预测巯基金纳米团簇结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论文第三部分是依次在实验确定和理论预测的Au22(SR)-17、Au22(SR)18、Au24(SR)20和Au60(SR)36纳米团簇的核中添加三配位的μ3-S和四配位的μ4-S原子,实现了从巯基保护的金纳米团簇到Au(I)-S复合体结构的转变,得到了四种Au(I)-S复合体结构。这些预测的Au(I)-S复合体结构由融合或嵌套的Au6(SR)6环组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这些预测的Au(I)-S复合体结构具有较大的HOMO-LUMO带隙和较低的形成能,表明Au(I)-S复合体结构比其对应的纳米团簇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总之,通过在巯基保护的金纳米团簇的核中引入μ3-S和μ4-S原子实现结构转换,为设计Au(I)-S复合体结构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以上三个工作的研究,我们希望这些新预测的巯基保护的金纳米团簇及Au(I)-S复合体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巯基金纳米团簇结构,从而更方便地探索巯基金纳米团簇结构-性质关系。
其他文献
淀粉样蛋白的聚集、沉积不仅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病(AD)的主要病因,还被认为和其它一些疾病的病因有关,如Ⅱ型糖尿病(T2D)。β淀粉样蛋白(Aβ)在AD患者脑部形成斑块被认为是该疾病最明显的病理特征,因此探究如何有效调控Aβ的生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此外,淀粉样蛋白Aβ的自组装,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纳米材料,可以在生物医学检测、药物治疗、功能性材料及生物安全材料等多方面被广泛应
学位
石墨烯,以sp~2杂化碳原子形成的六角蜂窝状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热学、光学以及电学等性质而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晶体管、新能源电池、储氢和储能等领域。随着对石墨烯材料锲而不舍地研究,不断有石墨烯材料的新性质被发现和新应用被开发,石墨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石墨烯的一些固有属性(如低光吸收率,零带隙等)及其制备转移过程中受污染等问题都会影响其应用中的性能。本论文针对石墨烯在表面增
学位
DNA已成为工程自组装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构建之一,DNA折纸技术极大地提高了DNA纳米结构的复杂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其高度的自定义性、空间寻址性、生物相容性和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使其在纳米制造、生物检测、信息安全、分子机器、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尽管无数分子精确的DNA折纸纳米结构已经展示了各种有趣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其成本高、制造时间长、消耗精力多等阻碍了它广泛应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球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渐渐无法支持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故能源问题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简单的制备流程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近年来该领域中的热点研究对象,随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学位
淀粉样多肽非正常折叠聚集成纤维及随后形成的淀粉样斑块被认为和人类神经性疾病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是相关多肽聚集形成了不溶性的纤维,而后不断的在细胞内沉淀,从而导致相关功能丧失和细胞死亡等问题产生。研究淀粉样多肽的纤维化过程和致病核心多肽片段,能够更好的阐述其致病机理,从而探索相关治愈疾病的方法。相关报道指出,多肽在生物体内的聚集多数是在趋向二维的“拥挤”环境
学位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临床治愈92例,死于梗阻并发病10例。结论充分认识老年性肠梗阻的特点,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掌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期刊
直接碳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碳发电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直接碳燃料电池中熔融氢氧化物直接碳燃料电池,因其相对较低的工作温度和成本,而更值得被研究。然而熔融氢氧化物直接碳燃料电池在性能上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电解质碳酸化,燃料利用率低,电化学能多以热能形式散失等。其中,对于电解质碳酸化,可以在电解质中加入少量的水和将其设计成阴阳极不等高的几何模型来有效的解决。对于燃料利用率低和高品质
学位
纳米材料所特有的表面效应、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量子效应等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在电学、力学、磁学、光学等物理化学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光电探测器领域,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自以碳原子sp~2杂化成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发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其极好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良好的柔韧性和透光性,使石墨烯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截止到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已有机械剥离法、碳
学位
目的 :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53例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 OM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去除各种牙源性病灶、保存窦黏膜和牙槽骨的功能性手术治疗OMS。应用Lund-Mackay评分法定量评价手术前、后上颌窦炎,采用SP
期刊
利用各种稀土离子作为激活剂的化合物不仅可以与芯片组成各种的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还可以利用发光中心处于不同能级时对温度的不同响应,得到高灵敏度的光学温度传感器。然而,不论是在W-LED领域还是在光学温度传感领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向前推进。就当前趋势而言,产生白光的主要技术途径还是荧光粉转换白光LED。其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但这种方式得到的白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