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备受关注但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研究表明,AS是一个慢性炎症免疫过程,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斑块破裂过程,炎症和免疫反应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与易损斑块破裂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炎症和免疫反应损伤血管,许多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参与斑块的形成,其中炎性受体发挥了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近年来克隆出来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家族,是连接先天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纽带。最近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在AS中作用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TLR4表达于所有的细胞系,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有表达,以单核细胞表达为主,TLR4可以识别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配体,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等。TLR4可通过LPS信号通道,介导炎症反应,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多种促炎症因子,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炎症损伤[3],是导致炎症性损害的主要环节。由于TLR4在识别LPS及介导的炎症反应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其作为炎症跨膜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实验研究表明,TLR4参与了AS的形成和发展,但TLR4在炎症、免疫反应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今还未阐明。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通常作为独特的炎性标记物来检测炎症反应性疾病,其被认为是炎症标志物中预测冠脉事件的最强指标。实验证明:CRP不仅是理想的炎症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强有力预测因子,还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中炎性活化因子,导致内皮活化和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CRP在易损斑块和易损斑块破裂的炎症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尚未明了,是否属与TLR4相关,是否通过TLR4模式受体介导而产生炎症反应,尚未见明确报道。
研究目的:
1.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了解ACS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其他组的异同;
2.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14阳性(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14,CD14+)单核细胞TLR4蛋白、mRNA和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 mRNA的表达变化;
3.了解ACS患者CRP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CRP在ACS患者中的致炎作用,以及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
4.观察ACS患者CRP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浓度的相关性。
5.初步探讨TLR4介导的信号通道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了解其致炎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方法:
选择45例经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者,其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学、心电图等指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6例,男9例,女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9例,男5例,女4例,ACS组的平均年龄63.5±11.1岁;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2.7±10.6岁;对照组共入选20例体检者,既往无冠心病史,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指标均正常,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表现,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1.2±11.6岁。
以上入选者于入院时采集外周静脉血14ml,提取单核细胞,进行单核细胞培养并收集血浆、血清备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测定入选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MD—2 mRNA表达;血浆LPS含量用鲎试剂法检测;凝集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血清TNF—α的浓度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sorbent assay,ELI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入选者血脂水平。
统计学分析:三组间比较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比较用LSD—t(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应用SPSS For Window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论:
1.ACS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蛋白和TLR4 mRNA及MD—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
2.ACS组与SAP组、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CS组血清CRP、TNF—α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
3.直线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浆LPS水平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 mRNA无显著相关性;血清CRP水平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4.ACS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 mRNA和MD—2 mRNA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通过直线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与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