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富Si金红石的地球化学意义及53Mn-53Cr体系对CO碳质球粒陨石中球粒形成的时空制约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y540205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是地球上丰度第二高的元素,Si-0四面体也是整个硅酸盐(Bulk Silicate Earth)地球的骨架。变质岩(副)矿物中Si的含量和结构的变化是一种示踪高温-高压环境的有效手段。碰撞造山带(陆壳物质的俯冲和折返)是一个研究高温高压-深部地球的天然实验室,可以为我们提供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的天然样品。含金红石的榴辉岩是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Si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赋存于金红石这种副矿物中。金红石可能成为一个研究Si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球化学行为的一个"窗口",同时Si-金红石也是一种潜在的高压"指示剂"。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Si在高压金红石中的赋存形式和指示意义,榴辉岩样品来自大别造山带的双河地区,以及苏鲁造山带东海地区。将样品制成薄片后,运用一系列原位微区分析手段包括: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MPA)、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对这些地区榴辉岩金红石中Si的含量和赋存状态进行研究,主要观察和结论如下:1.富Si的金红石存在于大别-苏鲁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中。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粒间颗粒和包裹体形式的金红石都含有400 ppm以上的Si(最高达2113 ppm)。这可能是一种地球化学异常,可以用于示踪超高压变质。2.NanoSIMS的面扫描(Mapping)分析显示,这些Si在金红石中是分布均一的,没有出现"热点",而且边缘核部略高于。这排除了前人认为是硅酸盐或者石英包裹体的影响。金红石中均匀分布的Si可能暗示了 Si和Ti的类质同象,即金红石中的Si可能也和Ti 一样是6次配位形式。这对于地球深部的Si的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的启示。3.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发现,金红石中Si的含量与形成压力呈正相关关系,所以Si-金红石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一种新的地质压力计。同时,斯石英作为一种Si02的高压相,与金红石结构相同。如果能证明金红石中的Si是斯石英结构,那么根据斯石英的合成条件(1000℃,10Gpa),陆壳物质的俯冲深度可能被刷新至300 km。本文第二部分是关于球粒(chondrule)的同位素宇宙化学研究。球粒是一种毫米-亚毫米级的具有火成岩结构的球体,被认为是太阳星云中经历过瞬间熔融(高达2000K),又快速冷却(100-1000K/h)的自由漂移的熔融液滴。作为球粒陨石(太阳系中最原始的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其起源的研究对早期太阳系的历史以及行星的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3Mn-53Cr体系是一种短周期定年体系,半衰期是3.7Ma,可以对球粒形成等太阳系前10Ma的事件有效制约。不仅如此,因为天体样品具有系统的ε54Cr不均一,所以ε54Cr可以作为一种"示踪剂",对研究球粒的物质来源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热电离质谱(TIMS)分析了 Ornans(C03.4)球粒的主量元素含量和Cr同位素组成,讨论球粒的起源及其对太阳系早期演化的指示意义,取得的几点初步认识:1.9个球粒的Mn-Cr外部等时线显示,其初始的53Mn/55Mn位(7.2 ± 1.6)×10-6,可以根据两个时标LEW860.10和U同位素矫正的D’Orbigny换算为绝对年龄4568.1 ±1.3 Ma or 4567.7 ±1.3 Ma。这一年龄支持了 CO球粒与CAI(富Ca、Al的难熔包体)这一太阳系中最老的物质同时形成。2.Ornans球粒具有不均一的ε54Cr,最低值为+0.20,最高值为+1.22,并且与ε53Cr有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反映了 一种"挥发过程"或者是"混合过程",前者暗示了球粒的前体物质来源于同一储库,后者反映了球粒的形成可能来自太阳系内部和外部两端元的混合,即太阳系内部物质(高温,低ε54Cr)在太阳系早期被搬运到球粒陨石吸积区与类似基质的物质混合(低温,高 ε54Cr)。3.根据Ormans球粒的Mn-Cr年代学证据和ε54Cr的变化,本文认为在目前流行的几种关于球粒形成的天文物理学模型中,X-Wind和ImpactJetting模型可能更符合我们的观测结果。
其他文献
大连东港位于大连市东北部沿海区域,是一个介于陆地与海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近年来,为打造大连东港核心商务区,该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填海造陆工程。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淤泥土
济阳坳陷是在前中生代基底之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讨论一直是渤海湾盆地构造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强旋回地层(南盘江盆地中三叠统
电视动态画面是展示电视画面语言的有效表现方式,动态画面的信息量丰富,是有别于平面媒体表现元素单一的优势所在。动态画面是被摄物体和画面构图发生变化的拍摄手段,拍摄时
陶金坪金矿地处湖南省溆浦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元古代扬子板块江南古岛弧带西段,雪峰弧形韧性剪切带中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Ptbnw2),金、锑、砷
针对安塞油田谭家营油区的油藏地质及其开发特点,论文在综合分析油藏的地质、测井、储层岩石学分析化验和油田开发动态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综合分析技术、油藏三维建模
谢通门地区面积大,矿产种类多,用常规的地质工作方法来进行矿产勘查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随着计算机、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遥感机助解译、矿化
车镇凹陷沙二段处于断坳转换期,湖底平坦,坡度平缓,水体非常浅,发育大面积的滨浅湖砂体,是车镇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相关资料,在层序地层学、
砂岩型铜矿床是分布较广的一类铜矿床,是国内外重要的铜矿之一。我国的砂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及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中。腰岘子砂岩型铜(银)矿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