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课程论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介于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重要一环。课程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抓手。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二元论(物质和意识)世界观为基础的“学问中心”课程论,崇尚科学主义课程范式,以知识的数量累积作为进步的标志,导致课程学习缺乏创造性的启发。在此前提下,人本主义盛行,其主张大致符合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对于指导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课改的实施现状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学英语课程目的性不明确的问题,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藩篱的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尤其是整体性缺失的问题。  大学英语不同于其他人文类课程,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而当今社会过多偏袒其工具性特征,功利性明显。本文则主要从其人文性入手,以期能让大学英语课程回归其本真,唤回其灵性。大学英语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理论来进行全面考虑。整体课程论是一种较全面的理论,其追求知识的整体性、经验的完整性、个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灵性与多元融合,以谋求个人、自然以及社会整体和谐统一,给人们提供一幅理想的课程画卷。所以本文借助整体课程论,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以期寻求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新途径。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及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课程”与“课程改革”的渊源及定义,以及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阐述整体课程论的兴起背景,内涵以及特征。传统课程范式的弊端,加之工业资本主义的集聚发展,物欲横流,社会浮躁,人们缺乏内心的深刻沉淀,使整体主义理论呼之欲出;整体课程论的历史渊源深远,整体主义并不是新事物,它的核心理念一直蕴含于整个教育历史中。本章分别从东方(儒、道、佛),西方(苏格拉底,卢梭和杜威等人)角度阐释其对整体课程论的启示及其所体现的整体课程思想。  第三章:进一步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维度分类陈述整体课程的理论基础。其中涉及有机哲学、灵商理论、土著世界观等。并对深刻影响整体课程论发展的理论之一“人智学”(由鲁道夫·斯坦纳创立)进行解读,着重介绍了“人智学”著名的实践典范—华福德教育,包括其教学目标和理念,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的历史和发展,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基本范式。并在此结尾处综述了学者对整体课程论的评价,它对传统课程范式有所突破,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待完善。  第四章:集中讨论课程改革问题。首先对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功能错位,课程需求分析缺失,课程结构原子化以及考核异化等。接着笔者针对这些突出问题,结合上文描述的整体课程论的核心理念对大学英语改革提出了改革建议和方法。例如,构建整体课程体系,推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走出去”的体验式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习不再沉闷,在运动激情中体验学习;保持课程与需求的内在统一;建构学校整体教学过程;塑造整体的教师;转向整体学习(深度学习)以及赋予课程创造性和灵性的品质。西方的华福德教育以及我国的新东方英语教育给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具体参照和借鉴。  第五章:小结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列出了主要的研究成,指出文章写作的局限性及不足并对后期的进一步的完善给出了一些具体想法。  整体课程理论庞杂而深奥,难以穷尽,所以本文尽力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整体课程进行一个大致边框式描述,难免不够全面和客观。谨此希望能对大学英语改革有所裨益,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铺垫。最后对人智学进行了的简短描述,以期引起更多对此研究的关注,使之造福于人类。
其他文献
股票新动向今年初到3月中旬,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不过,3月14日,“两会”结束之日,上证指数出现一根大阴线。自此,A股再次踏上下跌之路。未来一段时间,看好股市的不
在党的历史上。使用“团结”和“胜利”来定位全国代表大会,是从1945年的七大开始的。召开这次大会的时候,党的历史问题解决了;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胜利指日可待;战后党的路线方针也有了明确的共识。因此,称这次大会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一点也不为过。
批评语言学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话语分析模式。本文首先以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等人倡导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理论为框架,以韩礼德(Halliday)的及物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的小说中对女性的描写影响深远,文学界对于其中女性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19世纪的妇女被定义为忠诚顺从,纯洁禁欲的,因此很多作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西方哲学家通常把这一转变称为“语言转向”,有人把它形容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语言转向”构成了当代哲学的一般特征,而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文属于表意文字,英语属于拼音文字,两种隶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文字在语码系统上的显著差异给中国二语初学者的学习英语带来了极大困难。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
在B3LYP/6-31G(d,p)水平下优化了4种姜黄素类似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分析验证了其构型稳定性。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研究结果表明:4种
在学习者个人因素当中,年龄与动机是二语习得领域中讨论最多的问题。国内外心理语言学家与教育家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儿童与成人的二语习得进行了对比实验与研究,主要是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