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饲料源小肽制备及其对奶牛产奶的影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bgq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约有1400万头奶牛,年产牛奶约3400万吨,奶牛饲养量和产奶量年增长率均约为10%~15%,但是粗蛋白饲料资源不足的缺口越来越大,开发出蛋白饲料利用率高,具备生理活性调节作用的小肽产品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奶牛平均单产奶量仅为4100kg/年,乳蛋白率在2.95%~3.0%之间,而世界奶牛平均单产则达到了5500kg/年,乳蛋白率在3.2%~4.0%之间,美国奶牛平均单产最高达到了8879kg/年,乳蛋白率在3.20%~3.55%之间,奶牛单产水平及乳蛋白含量低成为制约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小肽的营养作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有效办法。小肽作为营养添加剂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奶牛生产中,但绝大多数小肽产品多是应用酶法或是微生物发酵法采用单一蛋白饲料资源生产的粗品,只是起到了蛋白质营养补充作用,目前尚无报道通过乳酸菌混菌发酵联合酶法生产小肽产品。本实验旨在开发一种小肽产品,在蛋白原料的选取过程中充分考虑它们混合后蛋白质含量及赖氨酸、蛋氨酸的比例,采用能高效分泌蛋白酶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菌种先对混合后的蛋白饲料进行混菌发酵,提高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的含量,发酵后再经胰蛋白酶、胰酶混酶酶解,有效降低产品中平均肽链长度,提高小肽产品的生物活性能力。本实验所得的研究结果如下:建立了蛋白饲料源进行乳酸菌混菌发酵和酶法结合的小肽生产工艺,本工艺可操作性强,小肽得率较高,酸溶性蛋白占总蛋白含量可达到65%,平均链长度3.44,蛋氨酸含量为2.51%,比原料提高1.67%,赖氨酸含量5.17%,比原料提高1.76%,本实验也建立了小肽的赖氨酸含量HPLC检测方法。在奶牛泌乳中期日粮中添加小肽后产奶量稳中有升,三组受试奶牛(小肽添加量分别占日粮干物质的0.1%,0.3%,0.6%)分别比试验前各提高2.0%、6.1%、7.4%;平均每日每头奶牛分别净收益1.89元、3.57元、4.05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1.4,1:11.8,1:7.0。且乳中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升高较快,乳脂率由原来的3.77%、3.77%、3.77%上升到3.80%、3.85%、3.88%,分别提高0.8%、2.1%、2.9%,乳蛋白由原来的2.95%、2.96%、2.96%上升到2.99%、3.01%、3.02%,分别提高1.4%、1.7%、2.0%,与各组试验前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 <0.01),乳糖和干物质略有升高,与试验前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饲料源小肽产品可以用于牛奶质量和产奶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含油气盆地研究的整体、动态、综合原则为指导,运用烃源岩研究与构造分析相结合、盆地古地温场恢复与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系统开展了鄂尔多斯盆
<正>战略思维是一种智囊思维,是一种大智慧。实践证明,对行业和企业来说,只有那些来自于市场又反馈于市场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思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
介绍近年来草酸二甲酯气相加氢反应中铜基催化剂改性方法,总结通过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和助剂等改性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重点概述不同改性方法下制备的催化剂对反应物转化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漂白性和较清洁的制备处理过程,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纸浆漂白、纤维漂白、电子工业、食品加工及环境治理等领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虽还未得到大面积
基于职业标准改革是当前高职课程的策略主体,针对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均一的观测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对于研究和评估气候变化特征尤为重要.选取全省国家级地面观测台站50年的年降水资料,采用标准正态检验(SNHT)、惩罚最大T检验(PMT)、秩
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供应商时,也要关注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在经济走势变缓的宏观环境下。
在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上安装GPS接收装置.通过GPS定位来实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快速对准,解决了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天线对准难的问题。对设计移动无线激光通信系
为了确定引起肉种鸭死亡的病原菌,从无菌采集死亡肉种鸭的肝脏、心血、关节渗出液等病料组织中分离一株病原菌,通过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 PCR、等方法鉴
时间配准的目标是,在时间坐标上通过时间规整方法减少两个序列之间的距离,从而配准两个时间序列。动态时间规整就是用于时间配准的典型方法之一。近年来,动态时间规整得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