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居民储蓄的比较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中美居民储蓄的差异一直备受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从两国居民储蓄率入手,采用两种方法:基于国民收入产出账户(NIPAs)方法和基于资金流量表(FFAs)方法对两国居民储蓄率进行了计量。由于两种方法对储蓄的概念定义的不同,相应的涉及到的经济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本文利用两种储蓄率隐含的经济意义的不同,利用NIPAs方法得出的储蓄率对中美两国居民储蓄差异进行宏观角度的比较分析,利用FFAs方法得出的储蓄率对微观层面上中美两国居民在储蓄资产的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一系列因为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金融案件震惊了国际银行界,也使银行经营者和监管者普遍认识到了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有关操作风险的报告,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运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的产生是由于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代理行为的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现代公司
在全世界经历了5次并购潮以后,自2004年起,世界并购市场开始掀起新一轮的并购浪潮。中国并购市场在受到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外资不断涌入的刺激,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并购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