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蒿酮酸衍生物虚拟筛选研究和天然产物结构解析平台建立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前两章综述了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以及抗流感病毒的重要靶标——神经氨酸酶。另外,我们完成了一枝蒿酮酸衍生物对神经氨酸酶N1,N2,N5,N8共四种亚型的虚拟筛选。   在所有亚型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表面分布的神经氨酸酶的催化中心的附近的一段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序列高度保守,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成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一个很有意义的靶点。   我们以神经氨酸酶多种亚型三维结构为基础,对一枝蒿酮酸衍生物进行神经氨酸酶虚拟筛选,考察了一枝蒿酮酸母核各种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并对活性化合物的机理进行了解释,给出了今后结构修饰的建议。   第三章我们模建了神经氨酸酶N3蛋白的三维结构,并用于一支蒿酮酸衍生物的虚拟筛选。神经氨酸酶N3是一种糖苷外切酶,负责催化唾液酸与糖蛋白之间糖苷键的水解,使成熟的病毒颗粒最终脱离宿主细胞,感染新的上皮细胞,造成流感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扩散。到目前为止,神经氨酸酶N3的三维结构还没有被人们所测定,但对其结构的了解对进行神经氨酸酶N3抑制剂的设计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以神经氨酸酶N2的晶体结构为模板构建了神经氨酸酶N3的三维结构模型,并运用理论计算方法和已有实验结果确定了神经氨酸酶N3的最佳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运用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神经氨酸酶N3与抗流感药物小分子的结合构象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神经氨酸酶N3模型为进行神经氨酸酶N3抑制剂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第四章我们建立了天然产物波谱解析平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领域,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未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仍然是个难题,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个人经验结合多种谱图进行综合解析。天然产物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对于解谱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解析已知化合物的难度,也不亚于解析新化合物。因此我们尝试发展一种高效的计算方法,用来对未知物波谱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天然产物波谱数据解析平台已经完成了所有基本系统模块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波谱解析工具,对已知化合物的解析是可靠的。用户除了输入核磁共振数据可以检索到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分子式,原子量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寻找可能的结构式。   第五章我们对地锦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大戟属中的地锦草(EuphorbiahumifusaWilld.)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为多,新疆各地都有分布。此植物普遍生长于平原荒地、路边、田间。它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及抗痢疾作用。   地锦草作为传统药用植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近些年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它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结果都只局限于单纯化学成分或生物活性,与传统药用适应症相关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机理一直没有突破。本文在此基础上验证了粗提物的抗肿瘤和抗微生物活性,测试了部分结构较新的化合物的抗微生物活性。地锦草石油醚和氯仿部位表现出了有意义的Caco-2细胞抑制活性。虽然本论文没有找到地锦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但通过确定5个本植物首次分离的化合物,进一步明确了地锦草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寻找先导化合物打下基础。我们同时测试了地锦草重要成分没食子酸(GallicAcid)的抗微生物活性,发现化合物1和2的抑菌活性均好于没食子酸。事实上,由于这两种化合物只有微弱的抗微生物活性,因此要想寻找抗微生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今后还需对地锦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锂-空气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锂-空气电池的技术水平离实用化还有很远的距离,面临着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挑战。首先,充电时炭电极上过电压较大导致能量效率非常低,放电电压为2.5~3.0 V,而充电电压则高达4.0~4.5 V,充电电压明显高于放电电压,能量效率仅为65%;其次,目前的锂空气电池可逆性很差,几次循环后,由于放电产物(通常认为是Li_2O_2)无
乙酰乙酸内酰胺类天然产物(Tetramic acid)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癌的生物活性。其中比较独特的分子是分离于Streptomyces rugo
一、Landomycin A和D的全合成   Landomycin是由Rohr等于1990年在Streptomyces cyanogemus的主要代谢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结构新颖的Angucycline类化合物,它们具有一个独特
近些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以结合有机聚合物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如有机材料的柔韧性、易操作性及含多种可修饰性官能团,无机材料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模量,从而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改变杂化材料中不同组分的结构、尺寸及组成,可以达到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流变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等,进而在很多方面诸如药物输送系统、诊断学、涂料及催化上都有潜在的应用。功能性杂化囊泡作为一
由于在近红外区域较强的吸收及其特殊的平面结构引起的分子间堆积,萘并卟啉衍生物作为一类潜在的光电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合成方法的局限性,该类化合物的多官能团
在吲哚生物碱中,其中有一类它们是以二聚、三聚甚至多聚形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通过对这类化合物生物途径的推测,认为这类化合物可能是通过自由基或者是正离子的过程来合成
对SM-1型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它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制动摩擦性能,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该闸瓦经装车试运行检验,其运行效果很好,已完全满足了铁路货车的提
本文主要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几个手性磷酸及金属铱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在理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成因。部分计
在质谱分析中,许多小分子化合物如醇类,酮类和羧酸类化合物由于其较弱的质子亲和力和较弱的酸性,不易电离,在MALDI-MS和ESI-MS中信号较弱,灵敏度较低,且易被其它容易电离的物质抑制
具有大π-共轭结构的六苯并蔻(HBC)由13个镶嵌的苯环组成,具有D6h对称性,也被称为“超级苯”,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