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官能化的氮杂杯杂芳烃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o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杯(杂)芳烃作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类新型大环主体化合物,关于其合成和识别性能的研究在近十几年间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此前的研究表明,芳(杂)环的种类、数目和组合顺序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杂杯(杂)芳烃的分子构象和大环空腔的特性。本论文集中于利用氮杂杯杂芳烃特殊的分子结构和构象来设计功能性杂杯杂芳烃,尤其是将其作为凝聚态材料的研究。  从具有不同电子云密度的芳香取代基的二聚体出发,通过“2+2+2”片段偶联法合成一系列桥连氮原子衍生化的氮杂杯[3]吡啶[3]嘧啶,并通过荧光光谱滴定的方法研究了它们对富勒烯C60和C70的识别。结果显示,所有合成的杯[3]吡啶[3]嘧啶衍生物室温下在甲苯溶液中与富勒烯C60和C70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高达104 M-1数量级。氮杂杯[3]吡啶[3]嘧啶碗形空腔和桥连取代基的富电子π平面与富勒烯之间多重的π-π作用是稳定主客体复合物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不同电性、体积的取代基使得固相中主客体分子之间的作用模式多样化。此外,我们也通过构筑分子笼的方式实现了对富勒烯C60分子的选择性识别。  通过全氮氢桥连的杯[4]吡啶的衍生化合成了桥连氮原子取代基为含长链烷烃的树枝状基元的氮杂杯[4]吡啶。由于在热驱动的本体自组装中发生微相分离,这些氮杂杯[4]吡啶衍生物具有单向型液晶的性质。在液晶相的形成过程中,具有1,3-交替构象的杯[4]吡啶中心核间的相互作用与尾链烷烃间的作用相互竞争并相互妥协,使得具有相似分子结构的四种氮杂杯[4]吡啶衍生物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液晶性质。对于尾链较短的两种分子,氮杂杯[4]吡啶核间的偶极相互作用引起了具有柱内分子螺旋和倾斜结构的晶相的产生;对于尾链较长的两种分子,尾链烷基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在降温过程初期主导层状结构的出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尾链的数日、位置以及中心杂杯杂芳烃核的变化均能很大地影响液晶相的结构和转变历程。与锌离子配位后,氮杂杯[4]吡啶衍生物分子大大平面化和刚性化,使得其液晶温区显著拓宽,液晶相转变趋同化,层状相、矩形柱状相和晶相均消失,只有六方柱状相的存在。在液晶相的形成过程中,烷基尾链的长度和对阴离子的体积很大地影响液晶相结构的有序程度。  通过氮杂杯[4]吡啶的衍生物在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自组装得到了大尺寸的囊泡结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囊泡的尺寸可以受到体系pH、中性的客体小分予以及金属离子的显著调控。质子、对苯二酚和锌离子分别通过不同的机理使囊泡的粒径增大;而邻苯二酚、间苯二酚以及与杯[4]吡啶作用不强的镁离子则对囊泡结构没有调节作用。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了桥连位置目的性衍生化的氮杂杯杂芳烃在分子识别和凝聚态自组装方面的应用潜力,从分子水平解释了识别过程和自组装过程的机理,为设计合成功能化杂杯杂芳烃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基于杂杯杂芳烃的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会越来越广泛。
其他文献
近处来,新型手性合成子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在立体选择性反应和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课题组利用该手性源与新核试剂进行串联的不对称Michael加
以对硝基因甲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探索了两种途径合成了二硝基芳香型螺双内酯,并发现在酸性体系中氧化瓜可高收率地得到二硝基螺双内酯.探索了两种途径合成了二氨基芳香型螺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电绝缘性、韧性好、易加工和低成本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微电子封装和换热等领域。但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低的热导率,使其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其
饕餮纹饰,是古代青铜器上应用较多的一种装饰造型元素,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饰聚集了自然界各类猛兽造型于一身,是古人丰富想象力的外延。饕餮纹饰以庄重对称的造型
C是碳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由于具有的特殊结构和许多独特的性质,人们预言并逐渐证实了它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该论文着眼于C及C的化学修饰,合成了一系列富勒烯衍
该文用溶液法和熔融法合成了离聚体聚乙烯接枝马来酸盐,探索了溶液法合成的最佳条件.对溶液法合成LDPE-gMAH的合成条件研究表明: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
太阳能有效利用是现代社会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难题的重要途径。众多的太阳能利用途径中,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发展高效太阳能光催化产氢体系一直是化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自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处于太阳能催化研究的前沿,其中含有光敏剂、催化剂、电子中继体和牺牲剂的经典多组分光催化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根据经典多组分体系的基本构成深入
合理设计环境友好、高活性高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反应活性位点的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由于实际催化体系的复杂性,常规的表征手段还难以从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
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和分子组装的化学.超分子构筑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分子过渡到材料的重要过程.它的目标是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识别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