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不断深入,以及用人单位对技能型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力量。莱芜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产业发展对技能型劳动力有较强的需求。但通过对莱芜市实地调查显示,80%的用人单位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提出职业技能的要求,而实际参加各级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仅有25%。也就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与莱芜市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严重。因此,研究莱芜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关问题,不但有助于提高其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而且还是实现莱芜市“工业强市”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农村劳动力技能是其成功转移的关键性因素。论文首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理论以及一般培训市场失灵理论对转移培训体系中参与主体的决策机制与职能作用进行研究。随后从莱芜市转移培训专业开设少、培训投入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实际出发,尤其是培训中各参与主体的培训需求、培训机构培训供给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发放501份调查问卷方式,客观考察莱芜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影响因素。其中,52%的受调查者注重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是否规范;培训内容等内容。此外,通过整理调查所得数据,选取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等变量,运用Logit二元模型,对影响莱芜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变量影响外,年龄与培训意愿负相关,年龄越小,参与培训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培训可能性递减;拥有“培训经历”、“对培训效果的积极变化”、“家中有学龄前儿童”以及“社会中的资质要求”、“政府职能发挥”对于培训的可能性都有显著的影响。最后,论文认为,在莱芜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多方活动机制、创新补贴和考核方式等措施,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技能,从而为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其他文献
【正】主持人语:2014年6月,由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复旦、浙大、南大、中山、武大等40
期刊
注册会计师被形象地比喻为“不拿政府工资的经济警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监督力量。自民间审计在我国恢复重建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的阶段性特点主要体现
为了解决用BSO晶体制作闪电电场传感器中旋光效应对电光效应的影响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对光的传播方程进行研究。通过对BSO晶体中电光效应和旋光效应对光的偏振态影响的研究,推导
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发布,标志着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交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情况就是
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与其他条件的限制,口语教学是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在一些偏远城镇地区。现行的初中新课标对口语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
企业要实现利润目标,就要具备对未来经济业务的预测能力以及掌握业务执行成果的控制制度和评估绩效的标准,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就具备这些功能,它能够让企业管理者从整体上来管理
《后汉书·舆服志》是后代《舆服志》体例的典范,服饰语料丰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词汇学、名物学、图像学等学科知识,对《后汉书·舆服志》的服饰语
编校质量决定图书的整体质量,编校过程是把好图书质量关的重要环节。医学类书稿专业性强,内容复杂,涉及的名词术语、图表、文字符号较多,编编校难度较大。文章对医学类图书常
特岗教师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值得我们歌颂与赞扬。他们的专业发展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未来,而现实中他们
工业文明的代价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大规模需求的基础上,而环境往往作为被动承受的一方,承担这巨大的压力。企业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种任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