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水平与身心健康状况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前体育领域,人们往往强调和重视身体活动,确切地说是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健康效益。虽然MVPA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健康行为,但它的时间只占一天中的一小部分,而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LPA)、静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和睡眠在一天24小时中占主导。于是,在近些年人们开始逐步强调学龄前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和睡眠)的重要性,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在近些年均开始提出学龄前儿童24小时行为指南(24-h Movement Guidelines)。然而由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24小时动作行为测评方法以及传统统计手段等诸多方面的约束,24小时动作行为相关研究,尤其是国内24小时动作行为状况研究十分缺乏,与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究。由此,本研究旨在对学龄前儿童的24小时动作行为水平进行整体监测,并探究其与健康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学龄前儿童24小时行为指南的研制提供数据支持,进而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专家判断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本研究梳理了学龄前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其与健康的关系,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其次,在录像观察分析视角下,以儿童身体活动强度等级评价量表为工具校准并验证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的活动计数在学前儿童身体活动强度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再次,揭示了4种不同睡眠评估方法(睡眠问卷;睡眠日志;Sadeh算法;Tudor-Locke算法)在学龄前儿童睡眠评估当中的一致性,论证了加速度传感器全自动睡眠算法——Tudor-Locke算法在学龄前儿童睡眠测评中的可行性;然后,以长沙市530名学龄前儿童为被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为测评工具连续7天进行监测,并以自编问卷补充调查静坐行为的类型,揭示学龄前儿童的24小时动作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成分数据-等时替代分析探究了24小时动作行为与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的关联。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最佳临界值,以及甄选的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采样间隔和睡眠时间评估算法,在24小时动作行为评估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长沙市学龄前儿童能同时满足24小时行为指南相关推荐量的比例很低,且会受到性别、年龄、活动时段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MVPA、屏幕类SB和白天睡眠时长情况是推荐量满足与否的关键因子。3.不同动作行为所花费时间的相互替代与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的关联不同,其中MVPA的时间占比尤为重要。学龄前儿童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时均具有积极的体质健康效益,其中等时替代LPA时效益相对最佳;等时替代效益具有不对称性,伴随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时间的增加,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会缓慢提升,反之则会迅速下降;MVPA不变时,总睡眠时长等时替代LPA以及白天睡眠时长等时替代LPA、SB和夜晚睡眠时长时均具有一定的体质健康效益。未来教育者提升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时需着眼于行为整体,其中通过增加MVPA和降低LPA是提升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4.不同动作行为所花费时间的相互替代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联不同,其中白天睡眠时长、屏幕类SB、非屏幕类SB和MVPA时间占比可能均存在一定的作用,其中促使屏幕类SB向非屏幕类SB适度转化可能是减少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促使白天睡眠时长和MVPA时间的适度提升可能是提升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有效方法。但总体而言,24小时动作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较弱,研究者应审慎相关研究结果。
其他文献
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是保护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的重大举措。“普惠性”是2010年中央政府“国十条”首次明确的学前教育价值发展导向,自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并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加上欠账较多,基础薄弱,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
学位
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凯特·肖邦以其生活的美国南方小镇为原型,大胆地描写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女性对于性和个人解放的强烈愿望以及通过觉醒而带来的自我意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肖邦的作品被学者重新发掘,继而一直都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评论家们从叙事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其作品的主题、语言和艺术特点进行研究。肖邦作品丰富内涵的不断挖掘有力证实了其作品超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然而,中国的肖邦研究起步
学位
语言互通是各国之间交流的基础和关键,具备外语沟通能力的专门人才则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使者。外语人才的培养作为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基本要素,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对外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尤以对语种众多的小语种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英语教育虽然快速蓬勃发展,而小语种人
学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公平享有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作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
学位
本研究关注的是职业学校教师教科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旨在描述和解释教师基于教科研实践共同体开展教科研实践的现象与机制。本研究以我国南方N市一所百年职业学校为田野研究个案,借助田野调查法采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并使用多种编码方式对获得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百年职校的田野和历史是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学校历史沿革、政策制度变化、课堂教学、合作办学、教师生活故事的叙述清晰地呈现了它们对职业学校教师教科研实践产生的深
学位
沈从文研究历来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对沈从文与西方文化思潮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深入的探讨。作为“乡下人”,沈从文虽没有西方求学的经历,但在时代语境、个体境遇和具体机缘中,与西方文化和文学有着较为广泛和丰富的接触与关联,并且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实践。绪论部分主要讨论本课题的缘起、相关研究及思路与方法。简略地梳理了沈从文与西方文化和文学发生关联的历史发展,并
学位
模仿学习是人类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本论文旨在对“学徒制教学中的模仿学习”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学徒制中师徒的教学与交往为考察主体,探究模仿学习在学徒课程与教学中的作用、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模仿学习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以时间为脉络,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学徒制教学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各阶段的基本特点,得出学徒制的模仿学习演进路径为:从一对一的“言传身教”到一对多的“演示-练习-纠正”,再
学位
新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已经从服务型经济转变为知识型经济,中国经济也从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以知识服务型的网络经济和高端制造业进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面向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政府、产业和社会都期望大学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
学位
体育博彩业作为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融资工具,已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这与我国日渐增多的购彩群体密切相关。据估计,中国经常性购买彩票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4%,以2018年中国13.90亿人折算,彩民人数大约为1.9亿人。可见,目前我国的彩票购彩人数非常庞大,购彩行为非常普遍。然而,在如此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体育彩票业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
学位
目前,身体活动不足、高久坐/屏坐时间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并逐渐成为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近年来诸多学者致力于厘清青少年久坐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但受久坐行为独特性、偶发性、不易测量等特点制约,久坐行为特征及其本土化影响因素内容结构、作用机制有待考察,久坐行为与个体健康的关系仍不确切,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指南中有关久坐时间的推荐值较为模糊。基于此,本研究以12~17岁青少年久坐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