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相关技术以教育技术的形式进入到学科教学中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相关研究,因此,有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也从未中断过。本研究倾向于采纳考兹麦(Robert Kozma)的观点,认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应该关注的根本问题点在于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实现有效的教学。此外,考兹麦认为,教学应该被视为是整合了媒体与方法的活动情境,所以,本研究在认同多媒体相关技术对教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基本认识上,结合语文学科具有双重属性和知识隐性的特点,来研究多媒体呈现方式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改进策略,其中,重点考察多媒体在学习材料呈现方面的应用效果。本论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馈——再解决问题——再评价反馈的思路进行研究。全文分五个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过程及结果。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发现,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最后,通过绘制技术流程图明晰研究的方向和步骤,并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概念。主要涉及梅耶(Mayer)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斯威勒(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以及佩维奥(Allan 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进行了科学阐释,可进一步帮助理解学习者是如何从文本和图片中建构知识的。此后,笔者对“情境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以厘清本研究中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的具体内涵。第三部分主要对基于多媒体呈现的语文情境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论述。笔者以多媒体呈现原则为设计指导原则,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多媒体呈现的语文情境教学案例,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故都的秋》、《我有一个梦想》等教学案例。第四部分对多媒体呈现方式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分析。在这一部分,笔者首先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其次,借助SPSS 18.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多媒体呈现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的认知活动;(2)多媒体呈现方式在学习教学效果方面存在性别差异;(3)学习材料是否邻近呈现会产生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论文的第五部是对此次研究的回顾和前瞻。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反思此次研究中的不足,笔者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身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能力仍有待不断提高,以期加强研究的科学性。针对当前多媒体呈现在语文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研究者和参与者的角度提出加强一线教师在学科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遵循多媒体呈现原则来设计教学的改进策略,并进一步利用多媒体在呈现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势,来实现高效的语文情境教学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