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区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也掀起了步行街建设热潮,许多城市争相建设步行街。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步行街的建设起步较迟,建设经验有限,对其的空间形态、环境设计、功能组织等等各方面因素的研究不足,因而导致许多步行街的建设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街道的空间形态破坏了原有宜人的尺度关系;环境设计观念还停留在对国外形式的照搬;街面缺乏游憩、交往的气氛等。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加强了我们深入研究步行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本文以步行街空间环境在空间布局、景观营造等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以现有理论基础,对昆明市区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经验所作的总结,希望能为今后步行街的改造和建设提供借鉴。   本研究将城市规划原理、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运用于昆明市区的步行街空间环境的研究,通过对昆明市区内5条主要步行街:正义步行街、南屏步行街、三市步行街、南强步行街及东寺步行街进行实地调研,对昆明市区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特征进行客观的分类和整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角度的新视角分析问题,最终以案例的形式对昆明区步行街的空间环境建设经验加以评价及总结为:   (1)步行街的选择应该选择在客流通达、经济环境良好及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的地段,并且要解决好原有交通功能的替换问题。   (2)结合多条步行街及其交叉口或节点广场空间组合形成的复合型步行街区,其平面布局优于单一线型的步行街。   (3)步行街空间尺度可以依据不同的空间功能而定,D/H值为1则空间轮廓匀称,街道空间感亲和宜人;D/H值为2则空间开敞空旷,适合营造宏伟而壮观的空间效果。   (4)建筑与街道空间采用留出广场式,能打破步行街线形空间的单调呆板,从而增加步行街的层次感;采用底层后退式的组合方式有利于空间活动的遮阳避雨。   (5)在步行街空间中设置不同形式的绿化,结合空间功能的组织,营造出虚实相间,层次丰富的空间。   (6)跟据具体景观改变铺装的形式及色彩,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7)通过精心设计,摊位式的店面也能成为游人逗留的良好空间。   (8)广告牌作为建筑的第二轮廓线其大小要根据街道的比例尺度和人的尺度来决定,在设计中可以把同样大小的招牌设置在固定的位置,形成有秩序整齐排列的形式,根据情况可组合在第一次轮廓线中,融合为建筑的一部分。   (9)依据前导空间一演进空间-高潮空间-后叙空间来组织步行空间的整体动态序列以达到使步行空间引人入胜、移步换景的效果。   (10)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服务设施及各类有利于参与的活动,能增加游人在步行空间逗留时间。
其他文献
本文就城市街区尺度在城市形态学的范畴内展开讨论。街区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街区尺度的不合理正在引发一系列的城
医疗建筑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而照护病人的特殊场所。医疗建筑作为一个“有机体”,随着历史的不断积累,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完善,不同的时代下反馈出相
传统戏场建筑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装饰华丽、造型美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极高水平,还体现了宗法礼制、民风民俗、神权信仰等诸多文化内涵。传统戏场种类繁多
城市商圈是城市地域结构中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具有聚集人流、物流、车流的功能,是城市地域结构中重要和活跳的组成部分。城市商圈区位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口,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等问题随之涌现.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校在扩招的驱使下迅速膨胀,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大学
在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较大比重,并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为降低公共建筑能耗,实现节能设计目标,论文从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入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来说,明清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的阶段,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法之高是其它朝代无法相比的,对这一时期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画论指
学位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结构韵快速转型,城乡空间结构也开始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国内外相关学者很早就关注城乡空间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已经成为城乡空间整合的
虽然我国有着复杂的气候、社会、经济状况,但在近年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趋同趋势。当代中国住宅的建设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多重矛盾,不仅是经济、使用功能的制约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住区用地变得急剧紧张,伴随着该现象出现了绿化空间短缺与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解决方法的住区立体绿化空间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