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谢赫的“六法论”评价分析明清造园艺术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i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来说,明清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的阶段,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法之高是其它朝代无法相比的,对这一时期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画论指导造园,历史上虽已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零零散散不成体系,从某一具体的画论入手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南朝谢赫之“六法论”是我国现存最早及最完善的绘画理论,论文尝试性用“六法”分析明清园林造园艺术,为如何更好的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一些思维方式,并对继承与补充中国造园理论有一定意义。   本论文选取了北京、承德、苏州、扬州等地保留较好的14个明清时期的园林进行现场普查及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8个在园林面积、建成时间、地理位置及园林特色四方面存在差异的园林作为案例重点分析。首先,阐述了明清造园状况和“六法论”六大原理的含义;再从哲学背景、创作目的和创作者身份特征三方面研究了从“六法论”研究明清园林的理论依据,证实了两者的紧密联系;然后,用“六法论”的六大原理详细分析了所选取的8个明清园林的造园特点,进而总结出明清园林如何运用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及传移模写这六大原理进行造园;最后,结合现代园林创作既要注重民族特色也要注重时代特色的要求,指出了传统园林在生态、功能及色彩方面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六法论”由最初只针对人物画而逐渐扩展到整个绘画领域,内容主要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置位及步移景换六方面;明清时期园林数量大、造园专业化,造园活动广泛,技法较为精深。   “气韵生动”是表现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上。只有使客观的风景形象和园林设计者的情趣思想相结合,才能使景色现出生动的气韵,明清园林运用“气韵生动”创造情景交融的园林意境。   明清园林运用“骨法用笔”叠山垒石、开泉凿池创造出园林的线条美与质感美。利用“勾”这一绘画技法,使园林中的假山显示曲折有致的线条美;利用“皴”这一绘画技法,使假山山石的表面粗糙皱漏,纹理纵横,凸凹不平。   明清园林运用“应物象形”创造出朴实自然的山水景观。将自然山水的景色浓缩到园林景色之中,水随山转,山因水而活,体现出自然山石的面貌,再现大自然的峰峦峭壁;园林植物的种植形成葱葱郁郁的树林,再现天然之趣。   明清园林运用“随类赋彩”创造出具有南北民族差异的色彩风格。北方皇家园林色彩比较富丽,为了减弱冬季的萧条感,建筑颜色多为黄、绿、红等暖色调。为保持园中四季长青,多选择松、柏等常绿树木,开花植物也常用色彩艳丽的植物;江南园林的色调风格是一种淡雅之美,显示出高雅淡泊的情操,建筑多用黑、白、灰等冷色调,以减弱南方夏季的酷暑感;植物的选用也多以绿色为主,鲜艳叶色和花色的植物多只做点景。   明清园林对“经营位置”这一原理的运用表现在统筹规划出具有宾主、开合和小中见大的园林布局。主景突出,同时又有配景的前后呼应,与主景相得宜彰;利用空间的开放和收缩,使人产生幽深感;采用多种造景手法,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运用“传移摹写”塑造出步移景异的园林空间。明清园林空间序列融合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融入了“时、空”的观念,塑造出步移景换的园林空间组织。   由于中国古典园林在色彩、功能、生态等方面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深入的研究分析,应该在继承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材料及设计理念,提炼出明清园林精湛的造园方法,因地制宜地运用到现代园林的建设中去,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希望能通过本论文作出有价值的探索,为今后的园林设计理论提供一些补充和借鉴。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对城市滨水区进行了再开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展了城市滨水区开发与设计工作,但是大部分案例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已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严峻问题。建设部、民政部发布了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对
近年来,随着人们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城郊化现象,“城郊居住区”、“私家车”这两个名词家喻户晓。   街道是居住区重要的公共交
近年来,随着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沿海到内陆城市的住宅建设中出现了坡屋顶热,甚至有些城市在小区开发中要求新建小区住宅必须采用坡屋顶。可见,在我国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中,坡屋
本文就城市街区尺度在城市形态学的范畴内展开讨论。街区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街区尺度的不合理正在引发一系列的城
医疗建筑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而照护病人的特殊场所。医疗建筑作为一个“有机体”,随着历史的不断积累,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完善,不同的时代下反馈出相
传统戏场建筑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装饰华丽、造型美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极高水平,还体现了宗法礼制、民风民俗、神权信仰等诸多文化内涵。传统戏场种类繁多
城市商圈是城市地域结构中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具有聚集人流、物流、车流的功能,是城市地域结构中重要和活跳的组成部分。城市商圈区位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口,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等问题随之涌现.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校在扩招的驱使下迅速膨胀,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大学
在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较大比重,并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为降低公共建筑能耗,实现节能设计目标,论文从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