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掺杂硅量子点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掺杂的硅量子点由于具有与体硅材料不同的光电性能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掺杂可以对硅量子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能进行准确调控使其具有更多潜在的应用前景,例如太阳电池,光伏,光电子学和生物成像等。其中,硼(B)是掺杂硅量子点中最常见的p型掺杂剂。尽管许多实验和理论工作表明B在硅量子点中的掺杂行为与尺度、位置、形状以及表面化学密切相关。但是在B掺杂硅量子点稳定性的研究中,杂质形成能位置的、尺度效应以及形状对其的定量或定性贡献仍是不明确的,此外表面卤素钝化对B掺杂硅量子点稳定性的影响也尚无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分析了B掺杂对硅量子点杂质形成能的影响,形成了尺度、位置和形状对B掺杂硅量子点的三维解析。探究了表面卤素钝化对B掺杂硅量子点的影响,为掺杂硅量子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的工作如下:(1)通过引入调整后的配位数(ACN),即考虑了次近邻原子的影响,研究了B原子掺杂在具有截角八面体形状的硅量子点中杂质形成能的位置和尺度效应。结果表明ACN可以很好地区分硅量子点中B原子的掺杂位置,并使得杂质形成能随尺度或位置的变化趋势更为明确。在位置一定时,杂质形成能随着尺度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并且,对于具有相同配位数(CN)的表面位置,其杂质形成能将随着ACN值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在截角八面体的硅量子点中,当ACN=3.375的位置存在时通常是B原子的最优掺杂位置。(2)关于形状对B掺杂硅量子点稳定性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八面体(OT)、四面体中心对称(TC)和四面体形状(TH)的硅量子点,研究了B掺杂在表面不同位置上(顶点?v?、棱?e?和面上?f?位置)的杂质形成能E_f。结果表明当尺度一定时,在任意位置上杂质形成能始终遵循以下规律:E_f(TH)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提高,家庭累积了大量的金融财富。投资者队伍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倒逼金融机构间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与民营经济重要身份形成反差的是,银行等贷款机构对于民营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耕地细碎现象严重,促进乡村振兴提高耕地利用效率需要东北地区耕地逐渐向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型。通过实现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能提升农田的抗灾避灾能力而且能提高耕地产能。耕地的实际产能由农作物当季产量表示。对农作物产量的预报估算一直是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预测农作物产量,对计划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首次进行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衡、企业效率低的问题日渐突出。业务整合在调整企业的业务结构,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方面发挥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研究ISL对荷胶质瘤干细胞裸鼠的影响。为ISL在
锡崖沟精神是不甘受地势阻隔的锡崖沟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年修建挂壁公路的实践中培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锡崖沟精神是具有山西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锡崖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锡崖沟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是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传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相继出台。在此背景下,许多研究关注了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讨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文中简称PPP)实质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广该模式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三种主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大多数抗癌药物都存在一些缺陷,如缺乏靶向性、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和水溶性差等。药物载体技术被认为是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聚合物纳米胶束系统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更好、易于修饰、体内循环时间长等优点,在药物载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药物载体材料的应用方面,生物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