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上步拉射动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利用影像解析方法,对我国国家队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短角球上步拉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该动作技术进行阶段划分和命名以及不同技术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比较,试图探寻短角球上步拉射动作技术的一般规律、各阶段的关键动作技术以及评价阶段动作完成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为该技术的训练提出科学的改进建议。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采集国家男子曲棍球队主力队员短角球上步拉射动作技术数据,运用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视讯图像解析系统对人体主要环节和球棍的棍头、棍尾和球心等进行三维定点多点解析,用Qtools和Excel2007进行数据处理,并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高水平组运动员的最终球速显著高于一般组;2.高水平组运动员起动上步阶段身体水平速度波动较小,且每阶段的身体水平速度均大于一般组;运动员在转体拉射阶段身体水平速度达到最大值;3.起动上步阶段结束时高水平组转体较充分,左腿屈膝幅度小,为后续动作的完成准备较好;4.交叉上步阶段一般组运动员右腿屈膝幅度较高水平组大,身体水平速度损失较大;我国运动员棍地夹角为43.10°,明显大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27.3°;5.跨步上步阶段我国运动员肩髋角为34.91°,较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41.7°小,身体向后扭转不够,幅度较小,超越器械不够充分;6.球棍对球作用时间和做功距离、支撑面积均与最终球速显著相关。结论与建议1.我国高水平曲棍球运动员上步拉射动作的整体技术特征为:整个动作过程均在2秒以内完成、重心水平速度快和身体垂直位移相对较小等。2.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我国一般水平运动员存在:上步过程身体与球棍上下波动较大、跨步时身体支撑面积较小以及转体拉射阶段的球棍对球的做用时间短、做功距离较小等不足之处。3.本研究验证了身体水平速度可以作为整体动作技术评价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发现球棍对球的作用时间以及做功距离、转体拉射前的支撑面积、支撑脚与球的间距等亦可作为动作技术的评价指标。4.针对我国运动员上步拉射动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应加强运动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练习,在身体力量训练中尤其应重视下肢力量训练,为最后全力拉射提供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对近年宁夏引黄灌区林粮林草套种技术,即:不同宽幅的套种规格、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机型、适合套种生产的作物种类、种植模式等进行详细阐述。该技术对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解决灌
<正>编者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当前
背景: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Tyzzer,1907)是一类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导致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对人体及哺乳动物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隐孢子虫种类较
研究背景探讨健脾益肺法对ALS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治疗作初步探索。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的ALSFRS量表
[目的/意义]旨在提高大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运用SPSS19.0分析大学生阅读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结论]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
目的研究本地区壮、汉族儿童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60例壮、汉族儿童进行评定分析.结果适应能力商数
L-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近年来,随着可生物降解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 A)的广泛应用,国内外L-乳酸的需求呈逐年上升。微生物发酵
成人依恋理论证实了依恋对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能够解释人际关系背景下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行为倾向的差异。近年来,安全依恋的拖延建构环理论的兴起则证实了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碳税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减排措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和CO2排放大国之一,我国政府于2009年在国际上做出了积极减排的承诺,并准备适时于2012-2013年开
《米德尔马契》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中全面反映了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近来的一些研究相当关注乔治艾略特在她作